杨的空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篇 道经
一章   论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 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精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欲的,我欲“观其妙”,就必须“无欲”。这是说自我之性须符合道性。无欲:没有自我外在欲望。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声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体之亲欲和名利之欲。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欲:识道之欲。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徼: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欲”;“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欲”。要想实现人生之“大欲”,必须从“无欲”入手。只有“无欲”,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无欲”是实现“有欲”的方式和策略。这里,“无欲”和“有欲”是辩证的。“无欲”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有害于生命的欲望;“有欲”是增强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认识和改造人类命运的欲望。越是“有欲”,越具备“无欲”的坚强意志;“无欲”的境界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因为只有体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斗争性,故说“同出而异名”。
    “玄”,古字为“  ”,是象形字,即对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绘。玄,作为客观存在,它必然是结构的、秩序的、规则的、运动的,所以,玄还有“旋转”的含义。在微观世界,不论是人体基因组,还是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运动形式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明了世界的本体即玄是旋转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宇宙和人生奥妙、玄机是蕴藏于玄的。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是探索和认识人生、社会以及宇宙奥妙的门户。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正确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因此,老子把宇宙本原赋予道的哲学内涵。道是“有”和“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奥妙。然而,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要把握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反观内视,开发悟性认识,前提条件是“无欲”,这就关系到认识论的问题。
    老子哲学是彻底的自然主义。马克思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马克思的这一自然主义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老子把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之为“有”,把物质发展变化所依赖的结构、关系、秩序、规则和信息等统称之为“无”,认为有和无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万物的始母,也就是宇宙的本原。以后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十六章),都说明了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相当于无)的,而自然主义则认为,没有物质(有)的规律(无),和没有规律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它应当首先体现于宇宙的本原,否则,辩证法也就无从说起。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正是根据这一辩证本体论来阐述他的道德哲理的。
   传统的认识方法是通过人的外部感官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如果我们称这种认识方法为宏观认识,那么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微观认识(或称直觉认识)。微观认识是不借助人的外观器官和科学仪器,而是借助心灵对细胞、原子作直觉思维的认识。天地是大宇宙,细胞(包含原子)是小宇宙。宏观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机械的,微观认识才是本质的、整体的、能动的。老子的认识论相反于传统的认识论,尽管有些哲学家、科学家认识到微观思维的重要性,但是都没能指出具体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只有确立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才能全面地、立体地认识世界。宏观世界统一于微观世界,认识且只有认识微观世界,才能真正认识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具有无限性(其大无外),而人的外部感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虽然现代人借助于高科技成果,但还是不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微观世界尽管也具有无限性(其小无内),但是人的心灵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并表现为立体的整体认识。心灵的认识能力取决于自身修养功夫,功夫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是科学的、辩证的。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涵盖天地,无所不包,但它首先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并由养生理论扩展到治国理论,因此,《道德经》既是治身理论,又是治国理论,治身和治国是密切联系、相互印证的。人的肌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个人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相当于国家的一名成员;大脑是魂的居所,相当于统治者的首府;魂是自我之主,相当于国家的统治者;骨骼相当于国家的政府机构;精气是肌体的养分和能量,相当于物质财富;血液循环系统,相当于道路交通;免疫系统,相当于司法系统;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网络;消化系统相当于工厂企业......。明白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身国同构理论。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离开了自我修证而片面强调哲学理论,哲学就显得空洞,很难为所有的人所接受。哲学的大道必须从认识自我开始。哲学要想解放全人类,必须首先解放人的心灵,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健康之道首先应是自我的健康之道,这就是老子的圣人之道,也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特点。
二章 圣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凡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恶,凡指一切丑陋的事物。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遍布天下;当人们都在为美好的善行而欢呼的时候,这说明不善已经充斥整个社会。
       美丑和善恶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之所以知美,是因为有丑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为有恶存在。至道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发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观的人,为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来伪装自己。因为集美善于一身则名利双收,而美善存伪,丑恶即生。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所以的意思。通过对上句美丑、善恶这两对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揭示出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而引出下文。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连词,承上启下,通过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人生一世,谁不想有所作为?要想社会安定团结,不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能行?因此,“有为”和“言教”成为社会的普遍理念。然而,根据对立转化规律,统治者强调自我有为,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所作为;强调言教,必然导致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所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片面追求“有为”和“言教”之过。“有为”的对立面是“无为”,“言教”的对立面是“不言之教”,为了实现无所不为和社会淳朴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正是具体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
       圣人:就治身而言,指体悟大道、返朴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指理想的统治者即神圣法律的代言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济世安民的两大法宝,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圣人治身、治国的最根本措施。
    我们须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身理论和治国理论的统一,治国理论源于治身理论,只有从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去阐释《道德经》,才能明白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说“处无为之事”。就治身而言,处无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虚己守静、无私无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我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灵,解放心灵的过程就是凝聚真朴的过程,凝聚真朴的过程就是强身建体的过程,朴成则以朴治身,以朴治身才能健康长寿。自我“无为”,才能充分发挥体内每个细胞的内在协调作用,使真朴得以逐渐形成;自我“有为”则灵受制于魂,灵受制于魂则真朴不现。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朴的力量是无限的。我“无为”事朴,朴“无不为”治身。以朴治身,则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治国而言,处无为之事,是要求统治者不要玩弄心计,搞独裁统治,而是虚己谦下,无私忘我,还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建设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法律。总之,就是抛弃人治,实行法治。统治者“无为”,法律才会健全、神圣,以神圣的法律治国,国家必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统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无限的。“处无为之事”,收获的却是无所不为的成果。与之相对的是“有为之治”,而有为之治是所有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它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数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为的背后是个人英雄主义,是英雄史观。有为之治正是阻碍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悲剧的根源。
      现在,人们对老子的“无为”思想认识不明,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余毒在作怪,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觉醒的缘故。统治者的有为观念,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而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又必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处无为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则是言“教”。和“不言之教”相对的是设言施教。设言施教是统治者希望利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观点进行表面说教。有人说,言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和思想控制的拙劣形式。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表面的说教不可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彻底改变并巩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造就真正意义的人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不言之教”则是通过每个人的自身练功实践活动去参悟大道,实施自我教育,并自觉自愿地摒弃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自我意识,使之逐渐统一到客观规律上来。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创造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世界的根本规律是至诚不移的。这一共识的形成必然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不言之教”实际上是将人类的品德修养付诸解放心灵、求证大道的实践过程之中,是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不言之教”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但又不同于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说教,说教即“言教。”值得辩明的是,佛教和道教的根本,不属于宗教。宗教是讲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创造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则不同,佛教是讲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谓佛,是大彻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教讲修道成仙,所谓仙,是通过自我修炼塑造出了与自我对立的阳神的人,这一阳神就是朴,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的人物,但他们要么是师徒关系,要么是同学关系,都是自身修炼的结果,他们之间只有境界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虽然也具有太多的“言教”即鬼神说教的成分,但这只是后期的演化,其根本还是没有脱离“不言之教”。奉老子为始祖的道教已经偏离了老学的宗旨,成为和佛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组织,但是,他们的出世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总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朴学的未完成式,它们或深或浅地解释了对大道的认识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消除宗教,让人类文化归结到老子朴学思想上来,世界才会和谐有序,人类才能消除信仰危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万物之灵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实践去开启那个真实存在的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他人的心灵家园,并利用潜在的智慧,来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创造人生价值。“不言之教”,既使灵魂有所寄托,又不去为了灵魂得救而牺牲了尘世生活,因而是积极的、科学的、无与伦比的施教措施。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实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基于微观认识论并通过自我身心健康来检验真理的。“处无为之事”是法治,“行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确保人类的和平及人生幸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也只有真正体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这一哲学方法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无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中心论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经书的灵魂,以后各章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
      处于“有”的层面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有为,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结果只能是强化自我意识,加剧自身矛盾和社会矛盾。人类只有彻底转变价值观念,参玄悟道,追求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取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成果。
  我们知道,《道德经》是以自身修养功夫即以生命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现在,人们把我国古代的修养功夫通称为“气功”,但是用“气功”二字来说明道家功夫是不恰当的。 它只强调了气的功能,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其认识境界不明确,指导思想狭隘。道家功夫是基于微观认识论,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返朴归真为最高原则,要求在内创造无限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创造“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则是在悟道修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是不为而为,无私而成其私。因此,我们不妨称道家功夫为“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过练功实践活动,平衡阴阳,创造真我,开启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使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术。正念(或称正心),是指要树立合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生法则统一于宇宙法则;正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术,是指要正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包括导引术、吐纳术、存想术、房中术等。道德功是严肃的人体科学,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极其危险的。正术的背后是强调尊师重教。
       修炼道德功依次出现的境界是:一、自我回忆,在道境之中直观人生历程。二、自我透视即返观自身的内部构造。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这一境界,我国的中医理论即基于此。三、细胞、微粒透视,直观人体基因组和微观粒子,破译基因密码和宇宙密码,彻悟人生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四、返朴归真。
三章 无为之治



QUOTE: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尚贤:标榜贤良,崇尚有为。“尚贤”是专制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实质就是“贤人政治”。贤人政治就是与“法治”相对立的“人治”。在专制社会里,贤与不贤,是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的,符合统治者利益需求的,树为贤人,可得高官厚禄,从而名利双收。尚贤的结果,是使人们在权力的诱惑下争做表面文章。因此,贤多是假贤。有道之世,尚法不尚贤,法律高于一切。只有在法制社会,才有不争名、不争利、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真贤涌现。
    难得之货:凭借正常手段从正常渠道难以得到的东西,凡指钱财。有之则贵,无之则贱,致使人的欲望膨胀而成为盗贼。
    见可欲:见,通“现”,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欲望膨胀的东西,指美色。欲可抑不可纵,统治者不炫耀美色,人们不因此而迷乱心性。心性不乱,则身心健康,社会安定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圣人之治,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虚其心,即正心,是修练道德功的首要条件。练功时,要平心静气,忘怀名利得失,扫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心虚则气聚,气聚则神凝,神凝则朴生。虚其心不是让心空着,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打扫出洁净的家园,接纳那至诚不移、至高无上的心灵。她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实现返朴归真的必要条件,是人的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人们不是“虚其心”,而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田,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一虚一实,则圣凡有别。
     虚其心是道家的人生法则。基督教则不同,它的人生法则是“交托”,就是把自我一切交托给上帝,让上帝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是唯心的、消极的、被动的。佛教的人生法则则是“放下”。佛教认为,人生来是苦的,一切改变现实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斋念佛,来世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种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于来世的思想观念无疑是消极的、悲观的。——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来,佛家的“放下”同于道家的“虚其心”。佛家认为,现象世界的一切是虚幻不实的,只有放下对表面现象的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觉悟人生,修得六神通。虚心、交托、放下,虽然都含有顺其自然、不执着于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一样。
   实其腹:正念既来,则心平气和,此时,精神内守,外欲不生,身心放松,呼吸自然。以后天之气,炼液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待到精足、炁满、神全,则小腹如孕妇一般,这才是真正的“实其腹”。弥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来的,那是修炼有成的象征。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不是精足、炁满、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两种不同的追求,必然造就两种不同的命运。
     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观意志,一切顺其自然。只有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样,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未体道之人,总是个人英雄主义占上风,缺乏法治观念。然而自我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才能取得无所不为的业绩。人类历史表明,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信奉个人英雄主义就是“有为”。
  强其骨: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强弱,是由精气决定的。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气的盛衰有关。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养气为第一要义。精气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强健,则肌肉丰满,而骨强体健,是开启精神天堂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并非是圣人的愚民政策,而是体道的根本措施和开发潜在智慧、修养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无知无欲”,是精神已经进入道境,处于直觉思维状态,此时此刻,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自我外在表现却是“无知无欲”的平静状态。“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使民“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经常沐浴在美妙的心灵家园里,才能认识自己,从而陶冶情操,升华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是说,能够经常进入“无知无欲”状态的人,都已经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局限于自我,平时善于投机取巧、玩弄心计、耍小聪明的“智者”,在他们面前,如同小巫见大巫,自然不敢胡作非为;有道者“无知无欲”,方有大智大慧,这自然会启示并促使那些“智者”自觉自愿地从“敢为”转向“不敢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只有清静“无为”,才能取得无所不治的成果。自我“无为”,朴“无不治”;统治者“无为”,法“无不治”。治身之道,在于朴治;治国之道,在于法治。
    本章的主题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体现了老子关于有为、无为的辩证思想。崇尚人治的统治者“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诱之以权力、金钱、美色,致使天下人争权、图利、贪欲,结果是社会混乱,天下纷争。只有施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天下大治。
四章 不言之教



QUOTE: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冲:通“盅”,虚的意思。道的境界是心灵的世界,它的空虚,是相对于自我世界而言,是不为人的外观所感觉到的。渊,形容道境深远,找不到边际。
    道的境界是虚幻的,但它虚而有物,它的无穷妙用对于得道之士来说,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心灵在道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是最快乐的,也最能满足人的天性。在浩瀚无际的道境之中,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锐:自我锐气。纷:不切合实际的纷纷之想。尘:指现象世界,相对于本质世界。
    畅游于道的美妙境界里,彻悟了人生真谛,获取了大智大慧,原先那种不可一世的自我锐气被挫消了,一切与我无益的纷纷之想得以解除;原先那种狂喜、愤怒、悲观、傲慢等情绪化的目光,得以和心灵之光充分调和,取而代之的是不卑不亢、温和慈祥的目光。以合乎道的观点来看待世间的美丑、善恶、荣辱、贵贱,这时的人才是清醒的、觉悟的。“不言之教”的功用体现于此。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湛,是说道的境界非常清晰、明澈。似或存:好象有人存在。
    既然道的境界是灵明清澈的,如果有人存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不能说好象有人存在;既然说好象有人存在,就和“湛兮”二字相矛盾。其实,这里的“似或存”是一种猜疑的说法,意思是说:大自然实在是奥妙无穷,它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好象有人在背后主宰着宇宙。这就象今天人们怀疑上帝的存在一样:如果说没有上帝的存在,那么日月星辰的运转,四时的交相更替等现象,怎会这样有规律性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似问实答,是说孕育世界万物的是隐而不显的道,而不是上帝。因为道是永恒的,它在上帝之前就存在了,从而否定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
    本章旨在说明不言之教的巨大功用。自我只有亲历道境,不为现象世界所羁绊,才能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是虚幻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它的虚,才可充实人们的心田。有了充实的心田,就可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把握了世界的本质规律,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五章 众生平等



QUOTE: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刍狗虽结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却视其有魂灵而装饰打扮并侍奉它们,以求福于天地神灵。待大礼已毕,刍狗的魂灵升入天堂,它也就还原为纸草了,或者以火焚之,或者任人践踏。
    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实质上是视百姓若神灵,从而敬重他们,保护他们,服务于他们,目的是为了国泰民安。倘若有人灵魂丧失,做出有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弃,下场如同丧失了灵魂的刍狗。
    万物虽为天地所生,但无一物为天地所偏爱。天地统治万物利用的是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万物的生长发育,只能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圣人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在圣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观念,而不能存有“仁”的观念。有了“仁”的观念,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权力代替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会失去威严,社会就会滋生罪恶,百姓就要遭殃,这才是统治者最大的不仁。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诚不移的自然法则来体现;圣人至仁,用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另外,“天地不仁”是万物平等的思想,“圣人不仁”则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籥: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天地之间,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皆为天地二气激发涤荡所致,万物生生不息,无不依赖此气。如果把天地比作一个大风箱,那么人体就是一个小风箱。风箱的作用在于使炉火更旺。如果用风箱的原理来治身,则生命会更富有激情,生命力会更强。具体要求是“虚”和“守中”,反对“躁动”和“多言”。虚,贵在心意不动,目的在于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即“不屈”。虚并非形不动,而是反对躁动,躁动则“火”灭。
    多言,喻鼓风的次数。“多言数穷”,是就鼓风的速度和风箱的效果而言,速度太快反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如守中”,是说既要发挥风箱的作用,又要始终把握火候,当武则武,当文则文,“无过而无不及”,以“不屈”、不“出”、不“穷”为度。
    就治国而言,这一节要求统治者要虚怀若谷,不可妄言妄动,炫耀自我威风,应始终把握法律这一火候,以至公之治实现至仁之德。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道中真炁不脱,才能成为化生大道的母体。化生大道母体的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刻意求之。
    “守中”的目的在于使“谷神不死”,自我之所以能够孕育真朴,全赖此火候。玄:道体。天地根:天根和地根。绵绵若存:天地相接,二气相交,缠缠绵绵,不要过于执着。“用之不勤”:强调应有所克制,不可操之过急。
    就治国而言,这一节是强调精神的沟通作用。只要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人间盛世自然来临。

    本章是老子的人人平等思想,而人人平等要靠完善的法律来体现。治理国家决不能凭借统治者的自我主观意志去任意发挥,必须“以百姓之心为心”,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只有用牢固的法治观念取代统治者的自我“有为”思想,社会才能持久稳定,国家才能健康发展。这就是统治者的“不仁”之仁。

   附:本章河上公、王弼本分为二章,“不如守中”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魏源本合为一章。这里,前句说“不如守中”,后面则说明了为何“不如守中”。“守中”即是守“谷神”,“谷神”是化生“玄”的母体,否则,玄不会出现。



六章 利他主义



QUOTE: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自生:为自己谋生。
    天地之所以长久,因为天地都不为自己谋生。天和地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天因地而生,地因天而存。天地无私,故能天长地久。所以,无私才合乎自然规律。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同样也不例外。身体和灵魂的关系就象天和地一样,是相互依存的。灵魂依赖身体的养育而存活,身体需要灵魂的协调而生长。只因灵魂是以真气的形式隐藏于体内的,不为人的眼睛所见,所以,世人养生注重的只是有形的身体而忽视了无形的灵魂,这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为了有形的身体而生活,人生价值观自然就是无止境地追求金钱财富,目的在于以有形养有形,满足自我外部感官的需求。这样一来,身体就有灾难了,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无尽的欲望必然导致阴阳失调,内外失衡,身体各种疾病接连不断,以至于未老先衰,黄泉早赴。圣人则不是这样,他明白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即只有保持灵魂和身体的平衡,才能确保身心健康。因此,圣人治身不片面追求有形物质来养身,而是先育法身。法身是灵魂的化身,正气的凝聚,相对于有形的肉体(色身)而言。《西派真传》说:“抱吾法身,养吾色身,色法兼养,性命双修。”其结果是法身未现,色身却首先得以强壮——“后其身而身先”。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法身显现的基础。
    呵护法身的过程,就是修养色身的过程。道德功要求正身、正念、正术。端正身姿可以舒血畅气,利于调息凝神,主动入静。端正思想意识,可以集中思想,排除外在的七情六欲,消除私心杂念,心存每个灵子。调整呼吸,炼精化炁,可以协调阴阳,按摩内脏,加强心脏和肠胃的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有利于新陈代谢以及积蓄精气和能量,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存想可以凝神,获得心灵的宁静,有利于灵魂和肉体的内在和谐。一旦掌握了练功的要素,并持之以恒,功力就会逐日加深,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得以逐步增强,身体自然而然变得精力充沛、骨强体健。这就是“后其身而身先”。一个多灾多难的身体是养育不出变化莫测的法身的。值得强调的是,练功须有名师指导,正确利用各种道术,严肃对待练功过程。只有志向,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很容易用迷信的观点看待练功中出现的幻觉现象,以致走上自杀、杀人的邪路。
    圣人把色身置之度外——外其身,始终关注着法身,反而延长了寿命——身存。色身和法身是对立统一的,我无私以养法身,法身无私以治色身,法身存则色身存,法身失则色身亡。
    道德功是内功、静功,不同于当今轰轰烈烈的体育运动。可以说,身体的内部矛盾是决定身体健康与否的主要因素,只注重外因而忽视了内因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并非圣人没有私心,只是因为圣人彻悟了大道,才能够成全他健康长寿的私心。
    圣人“身先”、“身存”之私的实现,是深明先与后、内与外、本与末、人与己的辩证关系的结果。
    老子根据宇宙法则揭示了人生法则,而人生法则又贯穿着社会法则。他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形。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体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幸福;为了肉体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会长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活着的人,只要社会存在,他的英灵就会存在,因为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本章是老子的符合利己主义的利他主义思想。利他在前,利己在后;无私在前,成私在后,无私而成其私。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爱而忘私、和谐相处,由此而形成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无私是合乎道的美德,只有用以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取代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人类才能实现整个世界和谐有序的最大私心。 
七章 上善若水



QUOTE: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合乎道的意识、行为。几于道:接近于道或相似于道。
    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宠,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选择的住宅则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圣人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正因为。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水的特性近似于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圣人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一切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主观妄为,反而获得了别人所无法争到的东西,这正是不争之争。一个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自然不会有过失。
    本章以水的特性阐述了圣人为而不争的高尚品质。不争是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没有忧患,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八章 功成身退



QUOTE: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持:持有。盈之:充满且即将外溢。行事之功在于持而不盈,倘若盈之,不如停下来不做。否则劳而无功反而有祸。
    “持而盈之”,反映的是功事已到了一定限度。“不若其己”,要求主观愿望应符合客观规律,应知及时自我收敛。

   揣而棁之,不可常保。

    揣:捶打。梲之:使之坚挺。借用外力使虚弱、疲软的东西坚强、挺拔,是不能保持长久的。
    “揣而悦之”,是说只强调外因而不顾及内因。“不可常保”,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道德功的修练,正是强调内因作用,只有加强内在修养,蓄浩然正气,才能确保生命之树长青。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真气循任督脉运行,印堂为必经之地。练功时,真气穿印堂,透眼帘,过双目,有珠玉滚落之感,却不能守于印堂,守则气滞,气滞则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金玉满堂”,是财富充实(精气充沛)的象征。“莫之能守”,说明金玉的价值在于流通,执着于守将会带来不安和危害。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社会上有些人,起初为人民的利益而尽心尽力,以至于富贵加身,本该得到人们敬仰的,却因其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以至于晚节不保,功亏一篑,身败名裂,成为人民的罪人。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世间伟人,一旦达到事业的顶峰,完成其历史使命,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效法自然,主动地退位让贤。“功遂身退”是主动的、积极的。在圣人之治的社会里,不存在功高盖主,危及生命的现象。封建士大夫们所奉行的明哲保身,归隐山林,则是被动的、消极的。

     本章的主题是讲功成身退之道。“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千古不变之观念。无论治身、治国,都不能盲从于自我主观愿望,要克制自我,去私去欲,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必然招致祸患。
     

九章 抱朴



QUOTE: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载负。细胞是灵的载体,色身是魂的载体。营魄:喻灵魂。营为先天之气,也即元气,为灵之本;魄为后天之气,为魂之本。灵生于先天,为阴神或元神;魂长于后天,为阳神或识神。婴儿宜静怕惊,即因魂不全。魂的成长,既受灵的制约,又受后天环境影响。修炼道德功,就在于使灵魂“抱一”。修道以育灵,在于开发潜意识;修德以育魂,在于培育显意识。人不修炼道德功,则灵潜伏于内,受治于魂。魂统治灵,则以自我为中心,认识问题必然带有局限性、主观片面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说灵与魂能否和谐同一,是身体健康的关键。灵、魂和则正气聚,正气聚则法身成,法身成则身心健康。色身如车,装载灵魂。无灵魂主宰的色身是僵尸,无色身装载的灵魂是虚气。同样,人泯灭了心灵是魔鬼,心灵不以魂起作用则是傻瓜,是没有能动性的动物。人是由色身、灵、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高级动物,只有三者和谐统一,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
    就国家而言,国家是由国土、被统治者和统治者组成的,其成分分别相当于人的色身、灵和魂。统治者脱离了人民的制约和监督,则是魔鬼,是“国之贼”;人民脱离了统治者合乎道的管理和指引,就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心同德,国家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国家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导致国破人亡。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集中、结聚的意思。气:汉字中有三个“气”字,即气、炁、気(“气”下为“火”),它们都有“虚”的特性,含义却大不一样。气是“氣”的简化,含有“养”的意思,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气,也是人的呼吸之气。大自然之气有内外沟通、相互循环的特性,把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所以,人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受大气的影响。炁是人体吸收食物营养形成的精气,又称真气,是人体赖以存活的物质能量。修炼道德功的基础功就是利用后天之气,炼精化炁。我们平常人的呼吸是肺部呼吸,也称胸式呼吸。道德功的修炼,首先改变人的呼吸方式,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一定要把气送到腹部,又称“气沉丹田”。当然,这些都是在心平气和后自然实现的,无需刻意为之。呼吸深、细、匀、缓,这样腹部就会形成相对高压,高压产生高温,高温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使后天食物精华转化为炁。待腹部真气充盈,真气自然下冲会阴,逆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完成小周天旋转,进而打通四肢八脉及周身穴位,完成大周天循环。这一规律也完全合乎现代热力学原理,即气体会从高压区域自动向低压区域膨胀。可以说,功夫练到这个层次,身体就可以抵御大气中邪气的侵袭,伤风感冒的疾病就不会再发生,万一发生,我们也可以调动真气把病气逼出体外。因为,“热的作用在于使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联系松弛乃至完全解除,并且使那些没有联系的分子再彼此尽量地远离。”如果练功之前身体存有慢性疾病,特别是风湿、类风湿疾病都可以得到根治。这就如同形成于赤道两侧的热带高压气流,气流冲到哪里,哪里的寒气就会被驱逐,冰雪就会被融化。再说気,気是炁的升华,即神气,属高能量粒子流,含有火的性质,可以放出电波,形成磁场。炼炁至気,即可以杀死体内的病毒基因,排除一切疾病,并可以发気为别人治病。炁转化成気,即是“产药”,又称“结丹”、也即上文所说的“婴儿”。“结丹”时会出现少食、厌荤腥的反应,有如女人怀孕后的感觉,故又称“结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要求在呼吸上用工夫,炼精化炁,炼炁化気,结成 “朴胎”。朴胎即结,须时时小心呵护,直至朴成,朴成,则以朴治身。朴就是法的化身,若能牢守法身,法身也就能牢牢地守护住身体了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静坐之时,要扫除大脑中的一切私心杂念,达到身如槁木,心似死灰,若有丝毫分心,就不会进入道境。“涤除”是“玄览”的前提,“玄览”,即“览玄”,于道境之中直观道体,体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疵:缺点、毛病,指不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观念。“能无疵乎?”是说置身大道之境,体悟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能消除不合乎道的观念、行为吗?
    治国、治身,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无私忘我,否则,后患无穷。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热爱国家,治理人民,能施行“无为之治”吗?
    国与身同,民与灵同。不论治身治国都必须抛开自我之智,施行法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朴身出入之门户,位于头顶正中,其下为泥丸宫。朴胎结于下丹田,待十月功满,移入泥丸宫。此时,朴如同刚刚脱离母体的婴儿,十分娇嫩,须用心抚养,细心呵护,使之健康成长。滋养到一定火候,天门自动开阖,朴由此出入。出入之初,只让其在近处活动,并很快收回。渐渐地使其活动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出入次数也由少到多,这样经过长期地锻炼,朴可以出入自由。朴成即可以遨游宇宙,变化莫测。正所谓“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十八章)雌,相对于雄,有阴柔的特点。“为雌”,就是守朴,守朴在于“贵柔”。天门开,是出世,出世则守朴;天门阖,是入世,入世则守法,守法在于“贵弱”。出世是为了入世,只有出世才能更好地入世,否则,凭什么济世安民?“为雌”,是老子的法治思想。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彻悟大道,窥破天机,炼就六通神功,能够不自我炫耀,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吗?修炼道德功达到一定境界即可以破译基因密码的时候,就能追忆过去,预测未来。然而,有些未来之事毕竟有其发展的自然过程,预先泄漏天机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因此,老子特意强调,尽管“明白四达”,也要甘守“无知”。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生朴,厚德育朴。遵道则生朴,修德以育朴,无德朴不成。
    “生而不有”,是无私之德;“为而不恃”,是无争之德;“长而不宰”,是无为之德。
     无私,无争,无为,正是大道之性,合乎道的思想、行为就是玄德。玄德又称“阴德”,具备玄德,真朴乃成。
    本章是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具备了玄德,也就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朴身显现的前提
     

十章 以无为本



QUOTE: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辐:车轮上连接轮辋和轮毂的辐条。毂:车轮中心的孔型部件,外连辐条,内装车轴。无:指车轮中心的圆孔,是车轮的枢纽。当车的重力施加于车轴时,车轴就会通过轮毂均匀地分配给每一根辐条。辐条在轮毂和轮辋的作用下,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承担起单根辐条所根本不能承受的压力。只有这样,车轮才旋转不息,完成任重而道远的负载,从而显示出车的巨大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和泥。埴:粘土。用粘泥烧制陶器,使之中空,用来盛物,这是制作陶器的目的所在。器小有小器之用,器大有大器之用,无形的空间决定了陶器的使用价值。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房门,有出入之用。牖:窗户,有通气采光之用。人们建造房子,必须开辟房门,使住房者出入自由;开辟窗户,使光照充足,气流畅通,才不会伤害住房者的身体健康。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通过以上三个论据可以看出,车子、陶器、房子都是有形的(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无)。“有”和“无”的关系,就是“利”和“用”的关系。“利”是使用价值的前提条件,“用”是使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有无相生”,是就“利”和“用”关系而言,利和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有”就有“无”,有“实”就有“虚”,在时间上没有先后,在主次上没有本末。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必须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这是因为,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只有守住其对立面的“无”,才能利于“有”。倘若以“有”为本,以“有”治“有”,就会加速“有”向“没有”的方面转化,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就治身而言,要想健康长寿,就不能只是强调用有形的佳肴来厚待有形的身体,而根本在于关注无形之法身,只要守住法身,健康长寿就会成为必然。人体就象房子,法身是房子的主人,只要主人不去,房子就不会倒塌。
    就治国而言,其根本在于神圣的法律,而不是有为的统治者;只要具有了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家自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期待英雄的时代是强盗的时代,是愚昧的时代,是人民还没有真正觉醒的时代。
      本章的中心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具体论证了“有”和“无”也即“利”和“用”的关系,旨在阐明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所以,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     

十一章 反向思维



QUOTE: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指代有形世界的颜色。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这里指代有形世界的声音。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这里指有形物质的味道。
    大象无形,目不可视,只因五色乱目,使人迷失了心灵的家园。尽管有形世界,风光无限,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局限的。人们只执着于五色世界,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
    大音希声,耳不能听,只因五音乱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声音。大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最动听、最感人的 。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忽略了心灵的呼唤。而心灵的失聪,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独可怕。
    爽,是违背的意思。人们贪求口福,喜欢山珍海味,只去满足口感的需要,却违背了心灵的渴求。心灵所渴求的是淡而无味却又韵味无穷的大道。
    追求“五色”、“五音”、“五味”,只是为了满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视的是心灵的渴求,违背了“利”和“用”的辨证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心灵过早地枯竭,肉体过早地腐败。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驰骋:骑马奔驰,喻动之极。畋猎:猎取野物。发狂:心理失常,处于疯狂状态。追逐野味,最大限度地满足感官需求,这样会使人失去平静,以至心情狂乱,不能自抑。
    难得之货:从正常渠道,以正常手段很难获取的东西。令人行妨:“难得之货”的诱惑力使人心生奸诈,行为不端。
    心灵本是宁静、充实的,一个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必定会不停地追求外来刺激和身外之物。这是迷失心灵的缘故。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为腹:通过返观内视即神视来认识大道。神视是反向思维,是对本体世界的客观反映。认识的条件就是通过修练道德功进入道境,只有进入这一境界,才能知常人所不知。为目:通过目视来认识现象世界。目视是扩散思维,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一功能,为人人所具备。“为腹”的目的是通过对世界本质的认识直接把握普遍规律,“为目”则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具体事物的认识来总结规律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互相对应、互相联系、息息相通的,只要认识了内部世界,也就认识了外部世界。相反,只把目光停留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上,那么,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就永远无法揭示,神秘主义亦将永远神秘。所以,老子强调要去彼(为目)取此(为腹)。认识外部世界的主体是自我,认识内部世界的主体是心灵。要想认识自身内部世界,就必须通过修练道德功来超越自我,解放心灵。
     本章揭示了“为腹”与“为目”的辨证关系。实际上就是把上一章的“利”和“用”关系归结到人体科学上来。表明了老子以道为本的微观认识论。
     

十二章 贵民思想



QUOTE: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人民;目光在内的人,近人民而远名利。远人民的人必有祸患,近人民的人必然获得人民的爱戴。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
  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吾: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以魂为主宰。我:真我、朴,是自我修炼的成果。《道德经》中的“吾”和“我”,不是同一概念,当区别对待。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因为有自我观念,以自身利益为重。如果到达忘却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荣辱、得失,乃至生死,我哪里还有祸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权力托付给我,那么,我一定以贵己之心贵天下人民。——人以权为贵,贵天下人的人,必然让权力属于人民;如果人民把谋求福利的希望寄托于我,那么,我一定以爱己之心爱天下人民。——人以福利为爱,爱天下人的人,必然让福利属于人民。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论证了荣辱、贵贱、上下、得失的辨证关系,说明贵吾、爱吾的人有惊恐之灾,丧身之祸;贵民、爱民的人得天下之贵、天下之爱。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贵民、爱民思想。治国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     

十三章 参玄悟道



QUOTE: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
    这大概是老子于道境之中对人体基因组直觉后的体悟。
    夷:平坦无阻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的能量场来说的。希:真实、珍贵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所蕴藏的世界万物的信息来说的。微:细微的意思。这是就构成基因组的物质微粒来说的。“夷”(场)、“希”(信息)、“微”(微物)这三种成分不可过细地划分,它们共同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细胞。细胞是宇宙的缩影,它蕴藏着宇宙的一切奥妙。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说道的境界是清晰、明净的,其上面不耀眼,下面也不昏暗。你所直觉之景物,无上下内外之分,无视觉障碍,只是一派立体的灵明。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前一个“绳”是动词,即结绳。后一个“绳”是名词,即绳子。“绳绳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包含着来自父母的阴阳两套染色体,基因组就是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呈双螺旋结构,如同一条不停地扭动的绳子,这也就是首章所说的“玄之又玄”。“不可名”,是说无法为它具体命名。在老子看来无法命名的东西,却被现代科学命名为人体基因组,且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随着科学的发展,老子所创建的宏伟的哲学大厦之门,必将逐渐为人们所开启,并为整个人类带来无上的福音。
    “复归于无物”,是不停运动着的基因组“远逝”的结果。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种状态、景象是对心灵而言的,对自我而言则“无状”、“无象”。之所以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说的。
    “是谓惚恍”,是说基因组处于飞速旋转状态,闪烁不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说飞速旋转的基因组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周流不息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修道者执着于古人所遵循的认识世界的道路,用来抵御今人只追求外在名利(有)的思想观念。能够知道远古万物的起源并能认识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因为道都作了真实的记录。这是说,人体基因组是一部记载着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的活的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破译基因密码的功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运。
    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类基因组蕴藏着生命奥秘,记载着生命信息,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但在老子看来,人类基因组不仅蕴藏着生命密码,还蕴藏着宇宙密码。只要破译了这些密码,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过去和未来。
     本章是老子对人体基因组所作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是认识真理的真正源泉。老子号召人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要再在违背自然规律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今人类应当醒悟老子思想,走“返朴归真”之路,遏制社会只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毁坏的局面。
     

十四章 有道之士



QUOTE: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善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微妙玄通:善为道者的功夫已进入识玄的境界,思想意识已经和大道相通。这样以来,他们就具有了奇妙的高深莫测的特异功能,以及一些不能为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观念、行为,故说“深不可识。”这是总言“善为道者”的特性。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正因为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
    豫兮若冬涉川:豫,迟疑犹豫,引申为谨慎小心。豫的另一层意思是欢喜、和乐的意思。综合起来理解,这一句是说,“善为道者”潜心修道,始终谨慎小心,即使进入高层境界,理应欢乐、庆贺,但在成绩面前却没有表现出半点的骄傲情绪,而是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象冬天踩冰过河一样,时刻小心,以防陷入危机之中。
    犹兮若畏四邻:犹,是慎惧的意思。“善为道者”与世人相处,无门户、宗族观念,无荣辱、贵贱之分,对人团结友爱,谦诚有加。“若畏四邻”,不是害怕四邻,而是以礼相待,他不为有超常的智慧而傲视四邻,相反却主动接近他们,以沟通情感和意志,体现的是谦下之德。
    俨兮其若客:俨,是俨然的意思,表明容貌庄重。修道有成的人,对练功的态度是严肃的,表情是庄重的。他以朴为主人,自我不敢妄作妄为。表现在为人处世上,他爱人如己,敬重他人,没有主人的观念,而是甘做世人的客人,对人有礼有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因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涣兮其若冰释:涣,是涣然的意思。修道之人安心静坐,排除各种恩恩怨怨和名利之心对心灵的干扰,使真气贯通全身,就会有浑身温暖如蒸,酥软融融的感觉,直至自失忘我,这正是涣然冰释的印证。有道之士悟证了这一道理,在人生的实践活动中就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羁绊,从而全心投入到行道的事业中去。
    敦兮其若朴:敦,是诚实、忠厚的意思。大道是至诚不移的,有道之士始终以大道来充实内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断升华。因此,他给人的印象必然是至诚不欺、忠厚朴实的。
    旷兮其若谷:旷,是广阔、空旷的意思。有道之士的功夫越深,道的境界就越广阔,破译的密码就越多。此时,他的视野早已跳出自我的圈子、家庭的圈子、亲友的圈子,而是放眼于整个人类的利益。他的山谷般的胸怀,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认识和理解的。
    混兮其若浊:混和浊,都是愚昧、糊涂的意思。有道之士既然彻悟大道,有天地般的胸怀和志向,自然不会执着于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以忘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在有些人看来,劳碌一生而不为名利,无异于头脑简单、愚蠢的傻子。其实,真正浑浊的是那些执着于个人名利的人。雷锋式的“傻子”,才是人类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以上七句,是对“善为道者”的个性分别作出的描述。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够静之以道,让那浑浊的名利之心得以慢慢地澄清呢?谁又能够动之以道,让那治国安民的远大志向慢慢地升起呢?
    识道在于守静,守静才能逐步转变以名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念。随着价值观的转变,社会上的不道现象得以逐步认识,济世安民的伟大志向也就随之形成。这一节,是老子对世道的忧心和对仁人志士的呼唤。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充满、满足。蔽:疑为“敝”,旧的,和“新”相对,喻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持有这一功夫的人,不会自我满足。正因为不自我满足,才能不断地消除错误观念取得新的成就。

     本章通过对“善为道者”的形象描述,体现了有道者的伟大人格形象。说明道德功的本质和巨大功用。

     

十五章 归根复命



QUOTE:
  致虚极,守静笃。
    虚己以待物,虚魂以待灵。魂虚则灵实,魂静则灵动。虚极则自失,静笃则忘我。自失不等于忘我,自失是静坐中自我躯体在意念中消失,一切知觉全无,但自我意念还存在。忘我则是进入道的境界,自我意念完全被道的景象所吸引,情不自禁,万虑顿失,一灵独存。守虚至诚,守静至笃,才能进入道的境界。以笃诚之心反观内视,以不变观万变,这就是修炼道德功的存想术。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这是在道境中观察万物变化所得出的结论,是事物的一般规律。
     道境之中,万物并作出现,我得以反复观察万物从生到死的发展过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真性)上来。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气脉舒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张三丰之《大道论》)“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气、真气。常:客观规律、自然法则。
    魂守静则元神动,元神动则元气长。率元神以长元气,可谓懂得了自然法则。懂得了自然法则,就会明白养生之道。否则,就会妄作妄为,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来。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懂得了自然法则,才能自我宽容,不以意气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宽容则不偏私于任何一个器官,让真气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才能保全整个身体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遵大道而行;遵大道而行,生命才会长久,且终身没有危害。
     本章是老子对养生之道的阐述和论证。宇宙万物各归其根,然而归根必须复命。守静则元神动,守虚则元气实,元气充沛则元神旺畅,元气是元神的物质基础。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础,有精则有神,无精则神灭。反过来说,精须神守,有神守护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总之,欲归根、复命,须守虚、守静。
     

十六章 太上



QUOTE:
   太上,不知有之;
    道的境界太高的人,不被周围的人们认识。
    真正的得道高人,有着出神入化的功夫,但是他从不炫耀自己,即使你天天和他在一起,也不会认识他的真正面目,正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道家弟子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这已是后来的事情,当时的人们大概没有谁亲眼见过老子显示神通,以至于老子的身世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其次,亲而誉之;
    道的境界比“太上”之人低一个层次的,人们亲近他、赞誉他。
    如果我们把这一思想放眼整个世界的话,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于耶圣、穆圣和佛祖。他们都是得道之士,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大师,但是他们却都不是博学之士,那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对象就是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这也正是他们思想理论的源泉。耶圣的“天堂”的境界,穆圣的“天启”的境界,佛祖的“涅磐”的境界,就是老子的“道”的境界,只不过境界有高低罢了。为什么说他们是“其次”呢?这是因为他们对于道境中出现的景象缺乏深刻的理性思维,还认识不到那都是“物中之精,精中之信。”因此使自己的学说成为唯心论。见神不见物,自然不能为人类指明一条“长生久视”的康庄大道。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贴近时代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需求,人们感其德,叹其功,惊其神迹,自然“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境界又低一个层次的,周围的人们害怕他们。
    这一层次的人就是邪教教主。他们只是有了一些幻觉,还不知道为何物,就把自己装扮成救世主,打着传道的旗号,秘密结社,搞非法组织,宣扬歪理邪说,愚弄不明真相的信徒,致使信徒自杀杀人,严重扰乱社会,危害人民。中国的被立教、法轮功,美国的人民圣殿教、大卫教派,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等,无一不给社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致使人们谈教色变,对此必须坚决取缔。
   其次,侮之。
    最次级的是社会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小混混,他们打着修道、传道之名,行骗财、骗色之实。一旦真相败露。必招致人们的辱骂。
  信不足,有不信。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求道的路程是艰难而漫长的,非有诚心和恒心不可。对此,世人有的相信却意志不坚,最终与大道无缘。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道这会事,片面认为这不过是骗人的神秘主义而已。真正的修道之士,平时悠然自得,默默无闻,即使功成事遂,返朴归真,周围的人也难以发现他圣人的面目,这是因为圣人从不自我炫耀的缘故。
     本章是老子对天下修道者的分类。修道者的境界不同,世界观就不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造就什么样的人生。真正悟透天机的太上之人,已经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大道的推广、普及毕竟要等待时机,所以他是不会违背自然规律的。
   

十七章 治国原则



QUOTE: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仁义:仁爱和正义,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品德。智慧:人类特有的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是区别于兽类的主要标志。
    老子是体道圣人,深明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矛盾着的双方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只强调一个方面,矛盾必然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脱离了大道而强调仁义,就会出现不仁不义;脱离了大道而强调智慧,阴谋诡计就会相伴而生。人们赞美仁义,渴求智慧,是因为身处大道废驰、社会纷乱、人性贪婪的时代。如果社会本身就是至纯至朴的,人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仁义、智慧还有谁会强调呢?就象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不会去感激良医;不是痛不欲生,他不会渴求杜冷丁;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用不着寻求外来刺激。这里,老子所要说明的是,舍大道而强调仁义、智慧,是舍本取末、背道而驰。仁义、智慧虽不失为一付治世良药,但它治标不治本,再说,有良药出现,就会有假药降生。假药可查,假仁假义则不易识破。强调仁义、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层面上说法,是不懂得辩证法的精髓,关键是没有体“无”。老子谈道论德,是要求人们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实践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用来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我与真我之间的矛盾。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们尊敬的。家庭需要孝慈,国家需要忠臣,然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后却是家庭不和、奸臣当道,这又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昏乱,是说先有昏君而后有国乱。治国和治家,道理是一样的,都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不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不端正人的道德意识,只强调孝慈和忠臣的作用,“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现象就永远不会改变。
    以上四句是提出问题,针对仁义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负面效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强调仁义、大伪出现、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现象,都是大道废驰的结果。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圣”:圣王,泛指人治社会的统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以及独裁主义者,而不是指老子所说的圣人。
    “绝圣弃智”,就是杜绝一切背道而驰的独裁统治,弃绝一切“以智治国”的政治体制。已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论是仁治、礼治,还是法制,都是建立在君主帝王的“以智治国”基础上的,实行的是专制主义。只要消灭了专制主义,人民自然会提高百倍的利益。“绝圣弃智”,是对一切专制统治的彻底否定。
    仁义思想是站在有为的层面上设言施教,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化解社会矛盾,但这是主观片面的。在阶级社会里,仁义与否只能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因此,仁义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精神工具,仁义的本质就是吃人。“绝仁弃义”,是对套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彻底否定。
    “巧”,这里是机巧、欺诈的意思。“利”,是利己主义。以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来指导人生,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择手段的强盗、惯偷自然出现。“绝巧弃利”是对个人名利思想的彻底否定。
    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信”、“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就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此三者”,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属:归属、归结。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三种具体方式,但是,只用文字来说明是不够的,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社会法律是神圣的,是在全民的共同培育下形成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不允许有任何私意的加工和雕刻,否则就失去了自然性。合乎客观规律的法则是自然法、无为法,否则就是人为法、有为法。
    “见素抱朴”,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见素抱朴”对应于“绝圣弃智”。
    “绝学无忧”,是说要弃绝唯心的仁义说教,解除统治阶级的精神枷锁,用“不言之教”取代言教。“绝学无忧”对应于“绝仁弃义”。
    “少私寡欲”,是说要少些个人主义思想,多些集体主义思想,以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少私寡欲”对应于“绝巧弃利”。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本章是政治论。第一部分指出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第二部分指明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策略。第三部分则指明了治国的具体措施。

   附:本章由通行本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合并而成。另外,“绝学无忧”一句,有的版本放在本章的最后,有的则作为下一章的首句,感觉都不合适,故作调整,放在“少私寡欲”前面,和上文“绝仁弃义”相对。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唯”和“阿”,都是表示应答的词语。“唯”表示尊敬的应答,相当于“是”。“阿”表示不尊敬的应答。只因语气不同,礼节上也就不同了。这是说,无道社会人们所关心的都是皮毛的小礼小节,而这些礼节所规定的也只能是表面现象,根本改变不了人们内在的心灵。但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礼教统治下,尽管都是表面现象,但是还必须学,必须做。不知“礼”就会遭到别人的侮辱。在“有礼”的社会里,说话做事须时时小心,步步留神,稍不注意,碰上   “懂礼”的人,就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要了你的性命。不行“善”就得不到外界的赞誉和认可,因而一生无名无利。但是,倘若你“懂礼”、“知善”,只要有了“礼”和“善”的面具,哪怕是十恶不赦之人,名利也会向你招手。于是,人们为了追求名利,都去学“礼”、行“善”,反正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管它真和假。在无道的社会里,只有无理霸道、奸诈机巧的人才吃得开、行得通,真正的善人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欺压的对象。因此,人心不古,社会纷乱,道德日趋没落。处在这样的社会里,谁还关心内在的心灵呢?于是心灵荒芜了,像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这正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缘故。人们所害怕的是无名无利,也正是名和利,才使得人们荒芜了心灵,而心灵的荒芜才是真正可怕的呀!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熙熙:欢乐、高兴的样子。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猪、牛、羊。儽儽:在道境中飘浮不定的感觉。
    众人熙熙,是欢乐于名利,他们一旦取得了一点点小名小利,就沾沾自喜,那种高兴劲儿,就像是吃了帝王赏赐的大肉——乐于利;又象是陪伴着帝王在春天里登台观景一样——乐于名。尽管他们时时在遭受着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反而不知不觉,醉生梦死,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众人皆追逐于外,而我独守于内,像一只小船,停泊在心灵的港湾,没有远航的征兆。又像一个还不懂事的婴儿,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遨游于宇宙,像是找不到归宿——沉浸于大道之境,是最美好的精神归宿;众人都欢乐有余,只有我独处于心灵的家园,像是连自身也遗忘了——观赏妙景,享受心灵的无限自由;我是多么的愚昧呀,总是和大道混为一体,不敢有一点私心杂念——一切按规律办事,不敢偏离大道去随意发挥。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俗人:功利主义者。  昭昭:明白一切的样子。  察察:对于名利斤斤计较、精于算计。
    俗人都能明白一切,唯名唯利,只有我对此糊里糊涂——俗人聪明于小事,而我明于大道。俗人都精于算计,只有我少私寡欲——俗人心在名利,而我志在真朴。内心深沉得像大海一样,遨游于宇宙若无止境——心怀高远,自由无待。众人都有人生的目的,唯独我与众不同,个性孤僻,以致于被众人看不惯——众人皆求“有”,我独求“无”。得道之士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的个性是不为众人所理解的。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只有我与众人不同,众人皆以“有”为贵,而我以“无”为贵。孔子说:“民以食为天”,贵在以有形养有形。而老子却强调以“无”为本,以无形养有形。这是老子完全不同于世人的养生之道。道家有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炁补。”由此可见炁的重要性。“食母”,即“食炁”,是道家养生的重要环节也即辟谷服气术。《黄庭经》说:“神仙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炁。”由此看来,这里的“母”就是炁。不仅如此,也只有蓄养真气,才能开启大道之门,这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源泉。
     本章是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有道之人和俗人、常人的反复对比,说明有道者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伟大。昭示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背道而驰,“昭昭”、“察察”于外在的名利,而应该以反朴归真为人生之根本。      

十九章 智慧的源泉



QUOTE: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瞳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品德完全可以根据他的目光作出判断,目光是心灵的折射。“惟道是从”,是说一个人的目光,完全显示了他对大道的体悟,也就是说,意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道的境界越高深,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他的目光就显得越深邃、睿智、慈善。这是总言德与道的关系。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从道的物质性方面来讲,其存在形式是不停地旋转运动的。“恍惚”二字皆从“心字旁”( ),表明它属于心灵的直观。恍,从“光”,表现为微观粒子的运行具有光波性。惚,从“忽”,表现为光波运行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含粒子性。“惟恍惟惚”,大概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波粒二象性”。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如果从粒子的角度看,粒子是以光波的形式运动的。光波即物质波。象:镜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如果从光波的角度看,运动的光波具有粒子性。物,是实物微粒。
  这说明世界的本原即道,具有波粒二象性。现代科学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窈、冥:大道的境界深远、幽明。精:精微物质,大概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信: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阅:认识、考察。  众甫:万事万物。
    在深远、幽明的境界中,还有更加精微的微粒,这些微粒最纯真无杂,并携带着信息。自古及今,这些信息符号永远不会消失,可以用来考察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这说明微粒携带宇宙信息,只要具备了获取这些信息的功能,就可以知道万事万物的过去并可以预测未来。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吾,老子自称。然:这样,指《道德经》中所描述的社会、人生现象。
    我是凭借什么知道人世间的种种现象的呢?就是根据所破译的基因信息来认识万事万物的。
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破译了基因密码,因此才有了《道德经》这一天书。
    不执着于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而是坐而反观人体基因组,直视物中之精,精中之信,这是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的最上乘方法。
     本章是对道的境界的描述,表明人的正确思想是来源于道的。大道蕴藏着世界万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奥秘,识破了这些奥秘,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觉悟了,也就具备道德了。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老子的朴学是觉悟学。觉悟是人生的根本追求,觉悟才能使人类返朴归真。
    觉悟与道德的关系:觉者觉道,是就境界而言;悟者证德,是就意识而言。觉是心灵的苏醒,自我具有了心灵的境界,才能醒悟现实世界。人生应历经三个境界,一是梦的境界,二是现实境界,三是道的境界。梦的境界是自我完全睡眠以后出现的境界,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的特点。道的境界是自我完全清醒时作的“梦”,具有自觉性、主动性、逻辑性的特点。它是以联想作为信息检索机制的,但是,道的境界是有层次的,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的,自我境界处于哪个层次,才能检索哪个层次的信息。道的境界的出现,是人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所谓觉悟,就是从一种境界体悟另一种境界,悟透了也就觉醒了。常人缺乏道的境界,只有梦的境界,而梦的境界是虚幻不实的,不可捉摸的,于人生无益。置身于现实境界中的人,只能以物观物,以有识有,永远不能把握真理,悟透人生。因此,人生也就是迷惑的、痛苦的。具有道的境界的人,以道境代替梦境,以本质印证现象,以大道印证现实,从而彻悟人生,彻悟宇宙真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只有跳出现实的境界,进入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实。一个觉悟了的人,就是具备了道德的人,就是解脱了名利的羁绊不为名利所累的幸福的人。
    道德功就是觉道悟德的功夫,觉悟的唯一方式就是修炼道德功。     

二十章 以诚为本



QUOTE:
  曲则全。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
    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平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就是忘我,忘我则进入灵明的大道之境界,从而明白人生之真谛。圣人治国,不固执己见,处于忘我的境界,自然能够接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百姓之心为心”,必然政治清明。
    “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否则,将被大道拒之门外。圣人治国,无执无为,不主观臆断、动辙发号施令,让人们去听从他那句句是真理的表面说教,而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寓教于自身的练功实践之中。这样一来,全民的道德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并且稳固持久,代代相传。
    “不自伐”,就是不自我炫耀。修练道德功是科学的、严肃的,自我炫耀表明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导致走火入魔。圣人治国,有功于人民,但在功劳面前不居功自傲。不居功自傲才能功德圆满。否则,就会导致有害于人民的事情发生。
    “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则不思进取,而大道是无止境的。圣人治国,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搞个人崇拜,并深明功成身退的哲理,有上有下才是“曲”,进是为了人民,退也是为了人民。只有让后备力量跟上来,国家才能持久安定,社会才能持续发展。领导职务终身制,是社会停滞不前及政治腐败的最大祸根。圣人功成身退,不但与己无损,反而更加美化了他的光辉形象。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诚:真实无欺、守信无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总之,诚是做人处世的根本。
正因为圣人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位,由此所造就的圣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贪争功名利祿的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哪里是假话呢?只要心诚,一切都会归属于你。
    “曲则全”这一说法,本是古人的见解,老子对它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强调了“诚”是“曲则全”的必要条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须心诚,心诚则灵。只要具备了诚心,就一定能够打开道的大门。圣人心诚于人民,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统治者。这就是“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本章阐述了“曲则全”这一古人的至理名言。指明不论是治身,还是治国,都必须以诚为本。大道的本质是真,而做人的根本在于诚。只有心诚,才能成就一切。     

二十一章 量变质变规律



QUOTE: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希:“听之不闻曰希”。大自然的语言虽然不能用耳朵听到,但它却能用事实讲话。
    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我们必定有所启发。所以,大自然的语言是至理之言。飘风:龙卷风。终朝:一早晨的时间。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长时间不过几个小时。暴风骤雨虽然来势凶猛,却不会超过一天就消失了。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但不会长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
    这一节旨在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要正视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进行为,否则决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求道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欲求证大道,须作长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诚心,又要有恒心。行道也是这样,一切形式的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决不是靠几个运动就能实现的。大搞暴风骤雨式的形式主义,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事业(悟道和行道)的人:所遵循的路线一定要合乎客观规律,应该得到的东西要随着正确思想的获得而获得,应该抛弃的东西也要随着错误观念的消失而消失。你的人生道路和大道保持一致,道也乐意接纳你;你所取得的成果合乎客观规律,成果也正是你乐意得到的;你所抛弃的东西合乎自然法则,那么失去的东西也正是你乐意失去的。
    这一节是说,不论修道行道,思想意识必须和大道保持一致,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合于道的成果要乐于得到,不合于道的事物要乐于抛弃。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得与失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
  信不足,有不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衿者,不长。

    “信不足,有不信”,是承上启下之句。有些从事于道的事业的人,在得与失之间心思不定,信心不足。“信不足”者,缺乏的是诚心;“有不信”者,是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以下五句就是具体说明不信者的主观行为和结果。
    企:用脚尖站着。虽有一时之高,但决不会持久。跨:跨大步行走。虽有一时之快,但是走不了多久必定要停下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能顺其自然而急于求成,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自见者,不明:修道者存自我,则不能明于大道;行道者存自我,则丧失民心。
    自是者,不彰:修道者自以为是,道的境界得不到彰显;行道者自以为是,施政方针就得不到推广。
    自伐者,无功:修道者自我炫耀,没有功德;行道者自我炫耀,名利之心抵消了功德。
    自矜者,不长:修道者骄傲自满,功力就不会长进;行道者骄傲自满,就不可能取得新的成就。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其:上文所列举的行为。物:代词,在经文中有多处出现,有多重含义,当区别对待。这里指常人。
    这些行为,对从事于道的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多余的、无用的,因而也是有害的。对此,常人都会感到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采取这些方式。
     本章揭示了量变质变规律,旨在说明,一切形式的主观、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只有遵循由量变质变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具有诚心和恒心,才能达到目的。
   附:河上公、王弼本以“有不信”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今从魏源本。盖前半部分从正面论述“从事于道者”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后半部分则从反面加以论证。   

二十二章 对立统一规律



QUOTE: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这是老子于道境中对微粒子的直观和体悟。
    “有物混成”,是说道是由微粒、信息、能量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状态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 “先天地生”,说明“混成”之物是化生天地的母体,同时也体现出混成之物所具有的的特性。
    特性之一:“寂兮寥兮”。寂静无声,空旷无际,表明道具有静和虚的特性。
    特性之二:“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始终如一,不为一切外来势力干扰而改变本性。表明道具有最本质的纯真特性。
    特性之三:“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表明道的运动是有规律性的,其规律性有诚信的特性。
    这三种特性即虚静、纯真、诚信,可以作为天下万物遵循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母:母性、本性的意思。
    另外,“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如中子)所具有的“行星式”的运动规律。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世界的本体至精至微,应当用“小”来为它命名。老子不用“小”而用“道”字命名,是赋予“道”字深刻的哲理内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行为、规则、方法等。老子用“道”字为世界的本体命名,意在说明认识世界的本体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而道的运动、发展、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这一宇宙规律就是人类必须遵循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认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识道即“见小”,——“见小曰明”。“明”就是明白由道体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指明道路。道是宇宙的本原,“小”是它的本质,本质是永恒的;“大”是它的现象,现象是变幻的。小与大是相对立而转化、相统一而存在的,所以,又可以勉强用“大”来为它命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说明万物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是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揭示的就是对立转化规律。
    我不知她的名字,就用“道”字来命名吧,还可以勉强用“大”字来命名。大意味着消失,消失意味着对立,对立意味着统一。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王占据其一。
    道的本质是小,然而,道是宇宙的缩影,宇宙万物无不由道生成,所以道就是宇宙。道与天地相比,道为大;天与地相比,天为大;地生万物,地与万物相比,地为大;王与百姓相比,王为大。道大,天大,地大,都是相对的,王大也是相对的。这里,老子把四大之一的王作为突出的重点,其原因在于百姓与王的关系最为密切。贵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必须接受王的统治,不理顺人与王的关系,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平等的了。一个“亦”字,旨在说明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应当心存大道,明白平凡与伟大的辨证关系,倘若不明白对立转化这一客观规律,反而自以为大,那就说明,这时的王已经死了(大曰逝),因为,他已经远离了人民(逝曰远),既然与人民对敌,那么新的王也就在人民的反抗中诞生了(远曰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是理解道的概念的最重要的一章。本章中,老子突出强调的是由道体所体现出来的道性。老子用“道”来命名世界的本原,旨在表明人类与道的重要关系。道是万物之奥,蕴含着真理。人类要想把握真理,就必须识道。所以,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方法,实践的方法。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道作为最基本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作为最一般规律,是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老子道的哲学理念就在于为人类指明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二十三章 民重君轻



QUOTE: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指代身体,身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所以“重”喻体、喻国。轻:比喻人的识神即魂,魂是统治者。“静”应当是魂(统治者)的本分,魂静则灵安,魂不守静则灵必躁。
    练功要求以静制动,以魂适灵,充分调动灵的作用,只有保持内心平静,无私无欲,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才能进入道境,安享美妙。遨游道境,如同看立体电影,各种各样的惊险场面都可能出现。常言说:“心里无闲事,不怕鬼叫门。”只要平时行为端正,胸怀坦荡,那时自然能够泰然处之,各种魔幻也就随之消失。如果平日心中有鬼,待遇见惊险场面,必然心惊胆寒,魂不守舍,或者见景生情,经不住诱惑,这都是走火入魔的关键所在。历来练功的人强调行善积德,道理就在这里。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君子:指正在修道之人。君子每天的所作所为,都不会脱离灵魂和身体的修养。意思是说修道之士要重视修德与修身的关系。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修与炼相结合的,终日盘腿打坐,是决不会修得正果的。道的精神境界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平时的思想行为始终以道为标准,祛除外在贪欲,无私无我,然后寓修于炼,以炼带修,修炼结合,品德和功力同步提高,才能不偏离大道,成就健康长寿之私。修德为了得道,得道为了行道。精神世界虽有不尽的荣华美景,但不能总是沉浸在里面,如同超然物外的灵燕,不可能永远翱翔于蓝天,毕竟还是要回到巢穴里来的。人既要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不能脱离我们的现实世界。只有二者结合,才有完美的人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万乘之主:万乘之国的君主。就一身而言,魂为一身之主,身重魂轻;就一国而言,君为一国之主,则民重君轻。既然民重君轻,万乘之主为什么重自身而轻天下人民呢?这是老子对不道帝王们的斥责。帝王不道必然失去民心,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帝王之本。失去民心,人民群众就会起来反抗即“躁”,君主之位也就失去了,甚者还会丧身于人民。
     本章阐明了老子的民重君轻思想。从治身之道过渡到治国之道,辨证地分析了重与轻、静与躁的关系,指明统治者应该以民为国家之根,以德为治国之本。失去了根本,也就失去了自己,这是老子对统治者的正告。
   

二十四章 尊师重教



QUOTE: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这是比喻那些懂得客观规律的人,办事不拖泥带水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善于说话的人,没有破绽,别人无以指责。这是指那些有文学修养,善于语言表达的人。谪:责备、指责。
    善于计算的人,不必使用计数工具。这是指那些在数学方面有造诣的人。筹、策,都是古代用于计数的工具。
    善于闭守的人,不上门闩别人也不能打开。这是比喻那些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不自我炫耀的人。关楗:门闩。
    善于结绳的人,不结绳扣,别人也无法解开。这是比喻那些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别人的人。约:绳扣。
    以上五善,是五类各具才能、特长,可以为人师表的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所以,圣人善于救人,让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使社会上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为社会所抛弃;圣人善于救物,是因为人尽其才,才有物尽其用。因此,世间万物才不会被人类所遗弃。这就是说,圣人已经偷袭了大道,明白了客观规律。袭明:窥破天机,明于大道。
    道的世界是万物平等的天堂世界,同样,现实世界也只有人人平等,知识、道德水平共同提高,才能实现人间的大同。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所以,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这是强调教育之于治国的重要性。人是属于社会的,社会是大家的,少数人聪明不算聪明,只有全社会的文化道德水平共同提高,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本章表现了老子尊师重教的思想。尊师重教是治国的要妙,同样也是治身的要妙。现在,教育之于治国的重要性,已经形成社会共识,且不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合道。至于信仰教育,则是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老子的朴学是造福人类的最佳学问,应当走向现代化,走向科学的殿堂。隐于民间的得道高人,应当主动走出来,以老子思想为指导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二十五章 立法



QUOTE: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属阳,喻强者。守:关注、重视。雌:属阴,喻弱者。溪:漕溪,有融会、融合之意。  “为天下溪”,旨在寻求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平衡。常:永恒的自然法则。常德:合乎自然法则的法治思想。神圣的法律是道德的凝聚,法律和道德是统一的。
    既知人们皆崇尚强者,法律就应该保护弱者,为天下寻求平衡;为天下寻求平衡,法律就不会偏离大道,社会才会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朴状态。
    “知其雄,守其雌”,是强调立法要以保护弱者为出发点,弱者得到保护,就能成为强者。法律必须是用来保护弱者的,只有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法律才合乎自然法则。也只有“守其雌”,才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上才没有恃强凌弱现象。
    就治身而言,这一句是讲炼精化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白:光明。黑:黑暗。式:法则、真理。忒:差错。无极:大道。
    既知人们皆向往光明,法律就应该关注黑暗,为天下寻求真理;为天下寻求真理,法律就不会出现差错,从而使社会法则复归于大道。
    法律的支撑点只有着眼于消除具体的社会罪恶,伸张正义,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才合乎大道。社会法律和自然法则没有偏差,光明的大同世界才能实现。
    就治身而言,这一句是讲炼炁化神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荣:高贵。辱:卑贱。谷:山谷、鸿沟。朴:原意为已伐而没有加工的大木头。引申为自然、真质、淳朴,它没有丝毫人为的雕刻,完全生于自然,合乎大道。关于朴,有人说,木已伐则生机绝,日久则朽,故无大用。岂不知,人即是一棵无根之树。树是根植于土壤的,人则是根植于大气的:发为根,头为茎,身为干,四肢为枝,手脚为叶,肾为种,心为果······。老子所说的朴指的是人的阳神,是宇宙法则的化身,为気之聚,聚则为朴,散则为気。仙家称之为“丹身”或“法身”,所谓“灵丹妙药”就是指朴的功用而言,丹身成则百病不生、健康长寿,成为神仙;“法身”即合乎自然法则的天地之正气的凝聚。法身既成,则邪魔不侵并可以降妖除怪。这里,朴的概念如同道的概念,决不是抽象的,如果说道的概念是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晶,那么,朴的概念则是老子赋予人体科学的实践成果以深刻的哲理意义,关键在于强调朴的自然性。合乎自然的,才是纯正的、质朴的。治国之法源于治身之朴,身与国同,朴与法同。朴是治身的灵丹妙药,法是治国的灵丹妙药。社会法律合乎自然规律,才可以造就民众的淳朴和社会风俗的淳朴。就治国而言,老子的朴就是西方法学家所说的“自然法”,都强调法的合自然规律性。但是,法学家们所能强调的只是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还没能深入到自然法则与生命法则的关系上来。而老子的朴的观念则是建立在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的整体观上的。自然法旨在强调人权、维护每个公民的平等、自由,而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之法,只有通过每个人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自身实践过程中去证悟,或者说,维护人民的自由之法和维护心灵的自由之法必须是统一的。否则,“自然法”所维护的就是“人之道”而非“天之道”。
    既知人们皆崇尚高贵,法律就应当关注卑贱,为天下填平高贵与卑贱的鸿沟;为天下填平高贵与卑贱的鸿沟,法律才能具足道德,社会必复归于淳朴。
    天赋人权是平等的,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当有高低上下、荣辱贵贱之分。      就治身而言,这一节是讲炼神返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器:法器。官长:百官之长。大制:国家大法。割:割舍、割裂。
    朴是浩然正气的凝聚,而神圣的法律则是公平、正义的凝聚,解出它的每一条款,都是主张正义、铲除邪恶的神圣武器。圣人以法治国,则法律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国家法律不能割舍和人为割裂。
    在专制社会里,国王就是法律;在法治社会里,法律就是国王。割舍和割裂了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社会也就不存在公平和正义了。
    就治身而言,朴就是法身。但她不是先于自我而存在,而是自我创造的成果,是灵与魂和谐的象征。朴散则気盈于身,驱逐邪气,抵御外侵。圣人治身不以我治而以朴治,朴治则无不治。
     本章是老子的法治思想。法律的意义在于保护弱者,战胜邪恶,驱逐黑暗,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这是确保国泰民安的强大武器;朴的意义同样在于保护弱者,战胜邪气,使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真气的呵护,这是确保身体健康长寿的法宝。     

二十六章 天下神器



QUOTE: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将欲夺取国家权力而谋求个人利益的,我预见他们的目的是不会得逞的。国家是由万物之灵之称的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不可能让那些怀有个人野心的人去为所欲为。执掌了国家政权,不以天下为公,却以一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的,必然失去政权。
    这是老子对个人英雄主义者的正告,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独具匠心的见解。凡是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统治者,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坠。
    故:因此。物,这里指代气血。
    祖国医学认为,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动力和源泉。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的关系。身体的健康长寿与否,完全取决于气血能否充分调和。
    或行或随:气为血帅,血液周流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身经络,全在于气的统摄与推动作用。气虚而不能统摄,则血常因之而外溢;气衰无以推动,血必因之而淤阻。反之,气又不可太盛,太盛则血必躁,血躁则窜行于身,气的统摄作用也就失去了。“或行或随”,是强调以意导气,气血相随,根据气血运行的具体环节施加意念。
    或嘘或吹:嘘,缓慢吐气用以温血;吹,快速吐气用以降温。气之与血,具有温煦、化生的作用。血为气母,食物生血,血生精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营养滋润作用。反过来,只有充分发挥气的能动性,温煦血液,才有血满精足,气旺神畅。
    或强或羸:气与血具有相互推动作用。以气运血,有时要强,有时要弱,始终小心谨慎,把握火候,灵活运用。强是武火,羸是文火,该武则武,该文则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或载或坠:血能载气,也能衰气。血之与气,具有濡养、运载的作用,血盛则气畅,血脱则气无以附,可导致气脱、阳亡。坠,通行本作“隳”,或作“堕”,“隳”和“载”不合对,“堕”则不和韵,“隳”、“堕”疑为“坠”之误,故改。
    “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坠。”是道德功的吐纳术。
    治身之道就是治国之道,气与血的关系就是统治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领会了气与血的关系,统治者也就明白了治国的道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过分。不道的统治者实行极端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对人民极尽掠夺、压迫之能事,是欺人太甚。圣人去甚,是心怀仁德。
    奢:奢侈。不道的统治者,最大限度地剥削人民来满足自己穷奢极侈的生活,是醉生梦死。圣人去奢,是心怀俭德。
    泰:极;最。不道的统治者骄横恣肆,惟我独尊,是无视人民。圣人去泰,是心怀谦下之德。
   “去甚,去奢,去泰”,是圣人之治。
     本章以治身之道印证治国之道,以不道统治烘托圣人之治。统治者无道,故有甚、奢、泰的不道行为;圣人明道,故“去甚、去奢、去泰”。中心思想还是以道为本。
   

十七章 治国原则



QUOTE: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仁义:仁爱和正义,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品德。智慧:人类特有的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是区别于兽类的主要标志。
    老子是体道圣人,深明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矛盾着的双方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只强调一个方面,矛盾必然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脱离了大道而强调仁义,就会出现不仁不义;脱离了大道而强调智慧,阴谋诡计就会相伴而生。人们赞美仁义,渴求智慧,是因为身处大道废驰、社会纷乱、人性贪婪的时代。如果社会本身就是至纯至朴的,人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仁义、智慧还有谁会强调呢?就象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不会去感激良医;不是痛不欲生,他不会渴求杜冷丁;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用不着寻求外来刺激。这里,老子所要说明的是,舍大道而强调仁义、智慧,是舍本取末、背道而驰。仁义、智慧虽不失为一付治世良药,但它治标不治本,再说,有良药出现,就会有假药降生。假药可查,假仁假义则不易识破。强调仁义、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层面上说法,是不懂得辩证法的精髓,关键是没有体“无”。老子谈道论德,是要求人们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实践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用来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我与真我之间的矛盾。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们尊敬的。家庭需要孝慈,国家需要忠臣,然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后却是家庭不和、奸臣当道,这又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昏乱,是说先有昏君而后有国乱。治国和治家,道理是一样的,都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不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不端正人的道德意识,只强调孝慈和忠臣的作用,“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现象就永远不会改变。
    以上四句是提出问题,针对仁义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负面效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强调仁义、大伪出现、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现象,都是大道废驰的结果。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圣”:圣王,泛指人治社会的统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以及独裁主义者,而不是指老子所说的圣人。
    “绝圣弃智”,就是杜绝一切背道而驰的独裁统治,弃绝一切“以智治国”的政治体制。已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论是仁治、礼治,还是法制,都是建立在君主帝王的“以智治国”基础上的,实行的是专制主义。只要消灭了专制主义,人民自然会提高百倍的利益。“绝圣弃智”,是对一切专制统治的彻底否定。
    仁义思想是站在有为的层面上设言施教,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化解社会矛盾,但这是主观片面的。在阶级社会里,仁义与否只能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因此,仁义必然会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精神工具,仁义的本质就是吃人。“绝仁弃义”,是对套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彻底否定。
    “巧”,这里是机巧、欺诈的意思。“利”,是利己主义。以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来指导人生,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择手段的强盗、惯偷自然出现。“绝巧弃利”是对个人名利思想的彻底否定。
    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信”、“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就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此三者”,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属:归属、归结。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三种具体方式,但是,只用文字来说明是不够的,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社会法律是神圣的,是在全民的共同培育下形成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不允许有任何私意的加工和雕刻,否则就失去了自然性。合乎客观规律的法则是自然法、无为法,否则就是人为法、有为法。
    “见素抱朴”,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见素抱朴”对应于“绝圣弃智”。
    “绝学无忧”,是说要弃绝唯心的仁义说教,解除统治阶级的精神枷锁,用“不言之教”取代言教。“绝学无忧”对应于“绝仁弃义”。
    “少私寡欲”,是说要少些个人主义思想,多些集体主义思想,以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少私寡欲”对应于“绝巧弃利”。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本章是政治论。第一部分指出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第二部分指明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策略。第三部分则指明了治国的具体措施。
   附:本章由通行本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合并而成。另外,“绝学无忧”一句,有的版本放在本章的最后,有的则作为下一章的首句,感觉都不合适,故作调整,放在“少私寡欲”前面,和上文“绝仁弃义”相对。     

二十八章 交战之道



QUOTE: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那些优良的兵器,都是不吉祥的,有些常人都感到厌恶,所以,有道之士不去使用。
    越是性能优良的兵器,越富有杀伤力。喜欢那些兵器的人,都是不知爱惜生命的人。有道之士爱人如己,故不去使用。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君子,是修道之士。因其道未成,故功夫上次于有道之士。君子平时占据位置贵左侧,用兵之时则贵右侧。古人以左为上位,以右为下位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佳兵,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所以,兵器不是君子可以经常使用的东西 。佳兵,更是不祥之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它们。即便是迫不得已,也应该以恬静平淡之心来对待,千万不可以此为美事。若视此为美事,就是乐于杀人的人。乐于杀人的人,他的天地之志向是不会实现的。
    自古仁者得天下,乐于杀人的人,是不会得到天下人拥护的。得不到天下人的拥护,其宏伟志向就不会实现。
  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所以,吉祥之事崇尚左侧,凶险之事崇尚右侧;交战时偏将军居于左侧,上将军居于右侧,这就是说,要用丧礼的形式对待战争。众多的人被杀,必定要以哀悲之心来哭泣他们;如欲战胜对方,必定以丧礼的形式来对待对方。
    之所以把用兵之道当作凶事来对待,并采用相应的措施,目的是以慈悲为怀,,尽量避免杀伤。这体现了用兵者的仁德。有仁德者,可以得志于天下。
    本章论述的是用兵之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明兵器是凶器,有道者不使用它们。第二部分说明修道之君子,用兵若无仁德,不可得志于天下。第三部分则强调了用兵的策略和心态,体现了仁慈之德,这是得志于天下的必要条件。
   本章承前章,讲述交战之道,其中暗喻房中术。房中术是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经》中凡是涉及用兵之道的理论都是以房中术为理论基础的,修道者当深思之。   

二十九章 法律与道德



QUOTE: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大道属于心灵的世界,是人的外部感官无法感觉到的,故说“无名”。朴,是灵魂的化身,是自我之“法身”;朴是闪电,可以劈开乌云,驱逐黑暗,迎来光明;朴是惊雷,可以斩除一切妖魔鬼怪。朴为“婴儿”,既真实而由虚幻,可由天门自由出入,故说“小”。“朴虽小”,却能聚能散,聚则成朴,散则为器,变化无穷,奥妙莫测。朴一旦修成,自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之人没有谁能够使她臣服。修道之人若能去妄守朴,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将宾服。
    由治身之道扩展到治国之道,治身之朴,就是治国之法,“朴虽小”,是就法律文本而言。朴是自然的、纯真的,社会法律也必须是正义而神圣的。她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居于法律之上——“天下莫能臣”。统治者如果能够真正以法治国,天下人民将自然宾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修炼道德功,火候达到地天交泰、水火既济之时,舌根下的廉泉穴,随着骨节百脉的开通而打开,其水如泉,咽纳不及,名曰“甘露”,又名“长生酒”。其味香甜,胜过糖蜜。甘露周流全身,泽被每个细胞。
    “天地相和 ,以降甘露”,对应的是“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如果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愿,物质文明自然水到渠成。“民莫之令而自均”,反映的是人类向往不已的大同世界。大同世界的到来,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超越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主观地搞平均主义是不会实现大同世界的。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名:朴之名。得朴之初,始知有真我、自我之分,欲守真我,必须克制自我,稍有放松则真我不现。要想常守真我,就应该彻底消除自我意识,使自我和真我熔为一炉,时日既久,自我与真我就保持一致、融为一体了。这样,终身也就没有危害了。
    法律的制订之初,具有详细、具体的内容条款。通过宣传学习,人们就具备了法治观念。那些不能遵纪守法的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法律的制订,并不是以惩罚为目的,而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去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减少社会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立法是手段,止法才是目的,只有让法律和道德统一起来,并最终以道德代替法律,社会才有真正太平。止法的具体措施就是“行不言之教”。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如果天下有道,道不求人,人自然遵道而行,如同川谷与江海,江海不求川谷之水而川谷之水自然流归江海一样。这是强调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小气侯与大气候的相互关系。
    本章以治身之道印证治国之道,辨证地说明了道与法的关系。天下有道,法虽立而人无犯;天下无道,则“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二章)。这如同治水,立法是堵,修德是疏。堵与疏必须相结合,只堵不疏,堤坝必垮。      

三十章 自知自胜自强



QUOTE: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是心灵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幸福、健康、长寿。人们追求幸福、健康、长寿,却忽视了心灵的自由,反而导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终关怀的是内在的心灵,是以有形养“无形”,而不是以有形养有形,因此却获得了相对长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为了人民的人,虽肉体死亡了,但是他们的英灵永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长寿的人,因为他们的英灵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永存,他们的英灵永存。
    本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   

三十一章 遵道成圣



QUOTE: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道:由道体所体现出的永恒不变的规律性。氾( fan):通“泛”,充满、遍布的意思。
道体至精至微,其性至静至虚、至真至纯、至诚至信。万物无不生成于道,万物在,大道在,因此,大道充满宇宙,遍布天地,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可以说是大道在左右着万物。万物依赖它生长壮大,它却不推辞职责。万物生长有成,它却不认为自己有功。泽被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
    天覆为衣,地载为养,天覆地载,万物化生。大道衣养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万物的命运全靠自己来把握,顺道则生,违道则亡。人为万物之灵,应该发挥人类特有的能动性,去认识大道,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

    道隐形匿迹,从不自我炫耀以求显赫和伟大,而是默默无闻。尽管功成万物,衣养万物,却不为万物所知,这可以说是形体的微小。也正因为守小、无欲,才得以永保纯真;万物有成皆归功于大道,大道却不主宰万物,而是给万物以平等和自由。这种无私精神,可以说是形象的伟大。也正因为无私,才显示道性的伟大。这是宇宙万物和谐有序的根源。
  是以圣人能成其大也,
  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所以,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成就他的伟大形象,就在于圣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成就了他的伟大。
    圣人的伟大在于效法大道,甘守无为,永保纯真,诚信有加,无私无欲,志在奉献,不图回报。总之,圣人以大道之性为德,才有了圣人的伟大。
     本章以大道之性印证圣人之德,论证了小与大的辨证关系。说明统治者只有不自高自大,甘守平凡,一切效法大道,才能够成就他的伟大。      

三十二章 劝道



QUOTE: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象:道的境界,即修道者所进入的真实不虚的灵明的境界。一旦进入这一境界,世间万物都会在这里出现。万物出现,我无害物之心,物无害我之意,自然能够镇定自若,泰然处之,相安无事。
    圣人治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对此,圣人没有国家和民族偏见,而是一视同仁。这样以来,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安平太”,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统一的象征。
  乐与饵,过客止。
    美妙动听的音乐诱惑耳朵,香味扑鼻的食品诱惑嘴巴,匆匆过往的旅客因经受不住诱惑而停滞不前。这里,老子所要教诲的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象匆匆过往的旅客,不要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人的一生虽有几十年,乃至百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所以,人生的真谛在于彻悟大道。只有彻悟大道的人,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有形世界,无限风光。有形世界的万物,都因其独有的特性和具体的形象,让人可见、可听、可感、可嗅,因而可亲、可喜、可爱、可乐。
    相比于“乐与饵”,道则不同。道不为人的外官所感觉,若用语言来描述,实在是淡而无味。虽说用眼睛看不见,用耳朵听不到,但是,一旦获取大道,其功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本章旨在说明,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切不可舍本逐末,背离大道,被眼前一时的名利所诱惑。否则,将得不到心灵的自由,不知人生之归宿。
     

三十三章 微明



QUOTE: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比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要想收敛它,必定先使它张狂;要想削弱它,必定先使它强盛;要想废除它,必定先使它振兴。要想夺取它,必定先给予它,这是深明大道之举。微明:明于微,即明于道。
    这里讲的是夺精补脑之术,又称调外药功夫,是用意念引导小周天功,目的是从肾腧引精气上升以济脑,具有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之功效。《抱朴子》说:“若年尚少壮而知还年(返老还童之术),服阴丹以补脑,采玉液于长谷者,不服药物,亦不失三百岁也。”
    前三句概括了炼液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的过程,后一句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有“与之”,才能“张之”、“强之”、“兴之”;只有“夺之”,才能“歙之”、“弱之”、“废之”,不与则无以夺。“与之”是手段,“夺之”才是目的。由张、到强、到兴,由歙、到弱、到废,也昭示了修炼道德功的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废之”之日,即是道成之时。
  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借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鱼不能脱离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借人。
    这一节,是说精气之于身体的重要性,也是对修道者的具体要求。“男人修成不漏精,女人修成不漏经”。只有不脱、不漏,才能“根深固柢,长生久视。”
    《道德经》毕竟是一部根据练功实践来讲道的书,一切内容都是对练功实践经验的哲理总结。所以,我们不能总是根据语句的表面意思来强解其治国理论。
     本章是夺精补脑之术,是道德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释《道德经》的人,多据此章给老子戴了一顶阴谋家的大帽子,可谓千古奇冤。寻历史冤案,恐怕惟有老子蒙冤最深最久。
     

三十四章 朴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永恒的大道始终无为,但是却取得了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运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具有永恒的客观规律性。正是这至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万物,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法自然,人法大道。大道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大道才能更好地用以养生、治国。
    就养生而言,“侯王”就是自我。自我因循大道,“无为”以养朴,朴“无不为”以养生。自我若能甘守“无为”之道性,无名之朴也就漫漫生长。随着朴的成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自然健康繁殖,自行调节转化,身体也将自胖自瘦,自形自色。这是阴阳平衡,身与朴统一、和谐的缘故。在身体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外来邪魔的侵袭,我将静以守朴,用朴来镇慑邪魔。邪魔得以镇慑,无名之朴也就无欲于伤害。能够静之以道,镇之以朴,不再产生违背大道的妄念,那么,心情就会安定,身体自然百邪不侵,从而健康长寿。
    就治国而言,统治者若能因循大道,实行“无为之治”,即“无为”以修法,则法“无不为”以治国。随着国家法律的逐步完善,人民民主自由、国家繁荣富强自然能得以实现。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里,倘若有不法之徒危害社会,即可用神圣的法律来镇慑他们。社会上没有了不法之徒,神圣的法律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说,法不害人而人自害。如果人人能够消除不道观念于“不言之教”之中,天下也就安定太平了。

     本章是对道经的总结,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命题。
    大道无为,始终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使得整个宇宙和谐有序;统治者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可使社会和平安定;自我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法则,可使自我健康长寿。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欲治实、有,必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即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则“无为而无不为。”
    大道之性体现了无私、无欲、无争、守柔、贵弱、谦恭、纯真、诚信、公平、正义、仁慈等特性,道性既是朴性,体现于人即为“上德”。人人真朴,社会自然淳朴安定。

posted on 2005-12-06 09:20 阅读(1396) 评论(1)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非技术类
Comments
  • # re: 老子-道德经>新解(上篇 道经)
    guest
    Posted @ 2006-03-26 21:10
    终于找到了这个版本的东西, 原来的那个网站好象关了.  回复  更多评论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