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4月20日北京报道(文/王丹)
软件外包是近年在我国兴起的新的软件业经济增长点,但我国软件外包业历史短,接包企业规模大的也只有1000—2000人,但在印度,前五名的外包公司人员规模都在4万人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外包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体现在外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究其最急迫的需求来看,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外包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4月18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上,共有总额超过200万美元的欧美项目现场发包;接下来,美国发包企业和中国接包企业将进行一对一恰谈,最终签单金额可望于近期对外公布。据悉,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自去年11月成立“对美软件外包项目获取平台”以来,已经吸纳美国企业在华软件外包项目160万美元。而此次现场发包,共有国际发包企业四家,其中美国一家全国连锁超市将其管理系统未来十年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带来发包,仅第一期项目金额即50万美元。
会议期间,“外包人才”被有关代表明确提出,如何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项目管理与行业知识如何两全?
谈到美国发包商愿意找什么中国企业来合作这个问题,Tekatur公司总裁James博士表示,外国公司找中国外包项目,对接包企业的项目管理和英语表达能力是基本技能要求,除此以外,也需要他们了解知识产权问题和一些特殊的行业知识及经验。比如,电信项目需要电信行业知识,零售行业则需要相应的零售行业经验。
但这对于接包方来说,意味着很大的挑战。博大正方公司代表表示,发包方有些很矛盾的需求,一方面要求接包方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行业知识,但中国的接包方通常规模并不大,不太可能对开发人员进行很高成本的专业培训,所以,双方需要在开发人员的专业性和通用性之间搭成平衡和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于滨表示,外包项目涉及行业范围很广,该协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根据美商发包项目额度进行接包企业认证,选择合适的接包企业,或者专门培养一些人才来服务于这些项目。他认为:好的项目需要企业联合执行,每个企业的特长在不同方面,各个企业需要在政策、税收、人才培训等问题上进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据了解,我国软件接包企业规模大的也只有1000—2000人,但在印度,前五名的外包公司人员规模都在4万人以上,其外包额度是中国的数十倍。印度外包产业的目标是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美元,与之相比,我国外包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能力上与之都有很大差距。与会代表认为,企业要做到小而全是不太可能的,正因为每一个接包企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行业优势,国内企业必须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的行业优势,以扩大世界外包市场上的分额。
国内企业由于规模小,项目小,当没有订单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人;一旦有了订单,却又需要很多人,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外包企业的一大挑战。如何使企业、人才、外包市场达到最优配置,是当前外包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航科技园负责人表示:软件外包企业需求最大的是人才。中国大学教育与实际需求往往是脱节的,大学毕业学生不能直接为企业所用。所以,北航科技园计划成立软件外包CEO俱乐部,在企业与教育界之间搭建桥梁,使大学尽可能培养和输送复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据介绍,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正在致力于搭建一个人才供需平台,通过四大考核指标(知识技能、工作经历、法律道德、国际化)对人才进行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四种标准的划分,并予以认证。
产业不成链
人才是外包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有与会者提出,在中国,多数软件蓝领工程师收入低,工作没有保障,不能得到相应培训,相比之下,印度外包业最低端的软件蓝领也有很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所以,当软件开发者有足够的能力和机会的时候,便会选择跳槽到其他公司,客观上造成外包企业人员的流失。
外包人才的短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反映了市场缺位问题,有与会代表认为,如果蓝领软件工程师年薪也能达到10万的话,根本不存在人才问题。但这个看法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某新加坡外包公司驻华代表处人力资源经理指出:中国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走入了急功近利的误区,即他们只从现有的有经验的人才中去找人,而忽略了从企业内部发掘和培养人才,但也正是他们,最感受到人才的匮乏。
而事实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一个健康的产业来说,人才建设是长期问题。人才供应链和人才结构也不合理,比如,大学生很多,就业很难;人很多,才很少;而企业往往需要一个人既能做设计,又能做开发,还能做项目管理,还能做测试,这是一种很不健的模式,也导致人员不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生最大的价值。
此外,项目规模过小,也是中国外包企业做得很累的原因。一个大项目之需要一个项目经理但可以吸纳上百名程序员,但十个小项目却需要十个项目经理,这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很大的负担。
某公司负责软件外包业务的人员告诉记者,找到懂技术的人不难,但要找到既懂技术、又有服务客户的意识、富有则人感的人,简直“太难了”。
所以,与会代表认为,业界、政府、教育界都应该参与进来,为建设一个健康的外包产业链作努力,从而增强对印度软件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