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造了10年内由百亿到『兆』(新台币)的飞速成长传奇。他的传奇,不是侥幸,不是昙花一现,更不是神笔马良,而是必然,是深厚的积累,是数十年不露声色,积蓄力量之后的大干一场。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
我的成功三部曲:策略、决心加方法
——记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毕亚军/文
从30万元台币的小小黑白电视机旋钮工厂到“台湾最大民营制造企业”,从“台湾最大民营制造企业”到“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再到“台湾营收最大企业”,郭台铭先生在全球性的景气低迷中征战四方、大者恒大,让企业称谓越来越短的同时,也让外界对他个人的称谓越来越简单——转眼间,就从“台湾科技首富”简单到“台湾首富”。
2005年,他创办领导的鸿海集团,提前3年营收突破兆元(新台币)大关,在台湾第一个完成三大洲并购的基础上,再写年营收破“兆”的历史纪录,耸立起一座更高更强的超级竞争平台。
这个结果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2005年年初他还说:“等营业额超过一兆,我就要走了。”并预计自己要到2008年才能实现目标,“吃了秤铊铁了心,99.9%,2008年一定交棒出去。”
孤雁独自飞
常说自己是山西人的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1950年生于台湾。
郭台铭的父亲是警察,生活拮据,但给了下一代很好的身教:“教我们安贫乐道,不该我们的就不该去拿,我们家从小到大都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公司实习,因航运和贸易关系紧密,他利用机会,沙发,最好的是藤椅,但我们不觉得自己贫穷。”
这样的经历,让郭台铭贵为台湾首富后,依然每月花不到一万台币,生活十分简朴。最快乐的事是母亲下碗面给自己吃。“我是山西人,吃碗面、水饺、包子,就很舒服了,一点都不觉得不好,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他说。
警察之子的背景,也让他养成疾恶如仇,对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个性,对几次“碰车事件”的处理就是例证:有次坐公务车拜访客户,那是他第一次有司机开车,车子被一辆摩托撞扁,他下车拿了1000元给摩托车司机去修车;有一次与中华邮政的车相撞,他看两方都有保险,就算了;还有一次,他的宾士300跟宾士500 撞在一起,立即下车决定好好算账。他说:“这就是我的个性。”
这样的经历和背景,更让他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郭台铭念的是船务科,1971年到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实习,因航运和贸易关系紧密,他利用机会,掌握到许多贸易知识,而且看到贸易背后的机遇。“可是我转念一想,没有工厂哪来的贸易?”由此萌生了如有可能,要自己开工厂的念头。
结束实习和服役之后,机会出现在郭台铭面前。一个朋友告诉他,有个外商想找一家公司承接一批塑料零件的生产。确认消息后,郭台铭用母亲做标会的10万台币和几个朋友一道干了起来,并于第二年(1974)在台北注册了资本为30万台币的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 工厂初创,连模具组都买不起。为完成定单,他四处到模具厂请人帮忙。最初,每月还有营业额8万,但很快遭遇石油危机的冲击,大环境一片萧条,小鸿海唇亡齿寒,转眼就陷入绝境。1975 年更负债累累,朋友股东们决定洗手上岸。
因为深信电子业在台湾大有可为,郭台铭决定独自支撑局面。他向岳丈借了70万,将公司改名为鸿海精密工业,并由先前的电视机旋钮转向生产电视机用高压阳极帽组件。
此时的郭台铭,就像他自己后来常常比喻的“寒冬中的孤雁”,只能在寒风凛冽中孤独展翅,依靠自己,飞出一个春天来。
孤独的不单是股东的撤退,鸿海没有规模和技术,郭台铭没有背景,也没有让政府心动的愿景,有的只是困难,还有小混混来收保护费。“最可恶的是,早上有人来推销消防器材,如果不付钱购买,下午就会有官员来做消防检查。”融资贷款就更是谈不上,以至于多年后,他常常笑言:“20 年前我把公司设在台北土城,就是因为土城有一间看守所,是台湾专门关经济犯的地方。要有一天我因支票无法兑现被关了,我老婆还很方便来看我,报告我公司状况,让公司继续营运。”
有一次,新加坡劳工部长向郭台铭请教,台湾当局用了什么政策让中小企业纷纷走上世界的舞台?他说:“新加坡把中小企业照顾得太好了,所以企业经不起大风大浪;而台湾当局什么都没有做,却让台湾的中小企业有了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靠着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郭台铭无人助,就自助。“像一个地瓜,在田里默默地长大”。坚强的带领鸿海绝地逢生,公司也因此转入赢利,到1977年时,其资本额已增加至200万台币。
此时,台湾经济起飞,地产和地皮价格不断上涨,他的工厂附近就有土地要出售,每坪才3800元,如果借机搞地产,肯定大赚钱。另外,制造业的蓬勃也让原料短缺,如果购买囤积,也会比代工赚得多。面对唾手可得的良机,首次拥有百万资本的郭台铭不得不仔细考虑。一贯雷厉风行的他花两个星期才定下答案,天天问自己:“我到底是以赚钱为目的,还是准备从事长久的工业?”
最终,他决定从事长久的工业。求人要模具的无奈,让郭台铭对自主技术刻骨铭心:要长久,就必须拥有技术。他决定用这笔钱兴建自己的模具厂,告别过去常常因没有模具而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窘境,以掌握自主权,争取更大发展空间。
这是一个现在人人都会佩服的决定,但当时,却被认为是傻掉顶的一根筋。不到一年,他看好的土地就涨了10多倍,原料也是水涨船高,但鸿海刚刚建立的模具厂却让人忧心。
一方面是模具开发的压力,因为设备和员工都是新的,他和创业伙伴,现在的鸿海总工程师陈一飞,决定借机打破台湾模具界的“师徒制”传统,将模具的开发公式化,受到老模具师傅反对,甚至集体抗议。一方面因为模具本身没有直接利润,而且刚开始成本较高,工厂产量小,规模效应也发挥不出来。另外,优秀的人才都想到大公司去上班,没人愿意屈就于小小的鸿海,处处都是困难。
家庭生活也受到牵连。当时,郭台铭的儿子刚出生不久,他每天一、二点才睡,五、六点就要出门。“为了睡好,只好跟太太分房睡。儿子整整哭一个月,最后我忍不住问太太:为什么儿子一直哭?太太才跟我说∶‘你已经三个月没有拿钱回家了!’”。郭台铭回忆,当时为了节省钱,他连长途电话都要到父母家去打。有次过年,给员工发完年终奖后,只剩2000块钱,初一给父母1000、初二给太太娘家1000,初三就身无分文,一头扎进工厂中。他说:“有时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太傻。”只是“每到过年,我都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一天不自我累积技术,便一天要受制于人!”
4年后(1980年),他得到了是不是太傻的答案。当炒地、囤原料的人,开始原地踏步或走下坡时。鸿海因为拥有同业竞争者没有的技术实力和平台,接到了第一笔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大订单。
为进一步将模具平台的核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郭台铭还提出“打造先进制造力”的构想,要求鸿海“搞自主研发,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长期不变。”同时,还将全部利润投入到生产,以扩大产能。
但问题相伴而来。因为是代工,鸿海的业绩增长只能建立在委托代工企业的业绩增长之上。这样一来,为谁代工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此时,委托鸿海代工的电视、收音机制造企业却因台币快速升值纷纷倒闭。为保鸿海的生存,郭台铭首先苦练内功,控制成本,力求每个环节都以最低成本产生最大效应。其时,鸿海与美国公司的生意通过中间商完成,郭台铭希望直接与对方交易,打电话过去,说如果直接做,有“秘密武器”可把成本降到“吓死人”。客户派来代表时,他故弄玄虚似地把人带到一台刚研发成功的圆形机器面前。因为这个机器,可以利用震动来推动顶针,省掉了由人工一根一根插针的成本。
靠着低成本和模具的领先,鸿海在逆市和微利中赢取客户,业绩持续增长,到1982年时,还买下了自己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