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了解了关于PL/SQL编程的基础,本文将结合一个案例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一. 案例介绍 某
数据库有两张表,是关于某公司员工资料、薪水和部门信息的,它们分别是emp表和dept表,两张表的结构如下:
要求如下:
1、按照上表结构建立相应的表,并每张表写入5组合法数据。
2、操纵相关表,使得“技术部”的员工的薪水上涨20%。
3、建立日志,追踪薪水变动情况。
4、建立测试包。
二. 案例的分析与实现 从前面案例的介绍不难看出,要求1考察点为基本SQL语句;要求2主要考察复合查询;要求3是考察触发器的应用;要求4的考察面相对多一些,不仅考察了包的创建,而且也考察了在PL/SQL中的测试方法。了解了这些考察的知识点,就可以一一去解决。
要求1:
首先根据前面表的结构可以创建两张表:
——创建员工表
create table emp (emp_id number(5), emp_name varchar2(20), emp_salary number(4)); |
——部门表
create table dept (dept_id number(3), dept_name varchar2(20), emp_id number(5)); |
建立了表之后就可以往表里面写数据了,这里把添加表记录的代码写入到相应的
存储过程。
/*给emp表添加记录的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s_table_emp(p_emp_id number,p_emp_name varchar2,p_emp_salary number) as v_emp_id number:=p_emp_id; v_emp_name varchar2(20):=p_emp_name; v_emp_salary number:=p_emp_salary; begin insert into emp values (v_emp_id,v_emp_name,v_emp_salary); end ins_table_emp;
/*给dept表添加记录的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s_table_dept(p_dept_id number,p_dept_name varchar2,p_emp_id number) as v_dept_id number:=p_dept_id; v_dept_name varchar2(20):=p_dept_name; v_emp_id number:=p_emp_id; begin insert into dept values (v_dept_id,v_dept_name,v_emp_id); end ins_table_emp;
/*调用相应的存储过程实现记录添加*/ begin ins_table_emp(10000,'',4000); ins_table_emp(10001,'??èy',2300); ins_table_emp(10002,'3?t',3500); ins_table_emp(10003,'à???',3500); ins_table_emp(10004,'á?ò?',3500);
ins_table_dept(111,'DD?t2?',10000); ins_table_dept(111,'DD?t2?',10001); ins_table_dept(111,'DD?t2?',10002); ins_table_dept(112,'??ê?2?',10003); ins_table_dept(113,'êD3?2?',10004); end; |
要求2:
给指定部门的员工加薪,这实际上是一个复合查询,首先需要把所有该部门的员工塞选出来,然后对这些员工的薪水进行相应的改动。依照这一思路,代码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将要加薪的部门作为参数,这样的
存储过程更有灵活性。)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add_salary(p_dept_name varchar2) as v_dept_name varchar2(20):=p_dept_name; begin update emp set emp.EMP_SALARY=emp.EMP_SALARY*1.2 where emp.EMP_ID in (select emp.EMP_ID from emp,dept where emp.EMP_ID=dept.EMP_ID and dept.DEPT_ID='??ê?2?'); end add_salary; |
要求3:
建立日志对薪水的变动情况形成一个追踪,也就是说,如果对某个职员的薪水进行变更就应该将其相应的变更记录全部记下来。如果对emp表的salary字段创建一个触发器,来监视对salary的更改,把每次更改进行记录,这样就达到了要求3的目的了。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print_salary_change before delete or insert or update on emp --触发事件 for each row -- 每修改一行都需要调用此过程
declare --只有触发器的声明需要declare,过程和函数都不需要 salary_balance number; begin --:new 与:old分别代表该行在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记录 salary_balance=:new.salary=:old.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old salary is: '|| :old.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old salary is: '|| :new.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old salary is: '|| to_char(salary_balance)); end print_salary_change; |
要求4:
与其他语言(c/
C++等)相比,PL/SQL的测试有其不同之处,归纳下来有三种方法:
1、使用DBMS_OUTPUT包的PUT_LINE方法来显示中间变量,以此来观察程序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2、插入测试表的方法。即创建一个临时的中间表,然后把所有涉及到的中间变量的结果都作为记录插入到中间表中,这样可以查询表中的结果来观察程序的执行情况。
3、使用异常处理手段,对可疑的程序段使用begin … end ,然后可以在exception里进行异常捕获处理。
这里准备使用第二种方法来建立一个测试包,PL/SQL里包的概念类似于
面向对象里的类的概念,包将一组操作和属性封装在一起,不仅增强了程序的模块化,而且由于封装了更多的操作和
属性而提高了执行效能。建立一个PL/SQL需要两个步骤:首先要建立包头,类似于建立一个类的头文件,里面主要对包中的过程,函数和变量的声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包体部分,实现前面声明的过程和
函数,另外还需要对包进行初始化等工作。
根据这一思路,建立测试包如下:
/*包头部分*/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debug as procedure debug(v_description varchar2,v_valueOfvariable varchar2) procedure reset; v_numberOfLine number; end debug; /*包体部分*/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body debug as procedure debug(v_description varchar2,v_valueOfvariable varchar2) is begin insert into debugtable values(v_numberOfLine,v_description,v_valueOfvariable); v_numberOfLine:=v_numberOfLine+1; end debug; procedure reset is begin v_numberOfLine:=1; delete from debugtable; end reset; /*初始化部分*/ begin reset; end debug; |
三.小结 综合前面对4个问题的解答,基本把PL/SQL的主要部分融会进来了,虽然很多地方只是涉及到比较粗浅的层次,但是有了这一基础,深入下去也是不难的。
总之,PL/SQL编程与其他语言编程有一定的区别,读者只有把握好其特点才能更好的掌握
数据库开发的方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