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如风

    网如风,事如风,爱如风,情如风,,,
都随风起,随风去

统计

Microsoft Source

My Friends

My Links

Program

最新评论

警惕算法崇拜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在转发一条关于人工智能换脸的新闻。 这条新闻说的是,现在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人脸,已经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比如说,你可以在一个视频里,把杨幂的脸换到《射雕英雄传》里面朱茵的脸上,丝毫看不出违和感。你还可以生成假的社交账号,创造一个看起来非常像真人,但实则不存在的人的头像。这种现象,叫做深伪。 这件事听了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在一个算法驱动的世界里,有很多信息都是真假难辨的,你不知道什么是可以信任的。 不过其实,即使没有深伪这种现象存在,我们对算法的信任可能也早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今天我想来跟你分享前两天在《华尔街日报》财富板块里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为什么投资人应该警惕自动化的投资建议》。 文章的作者是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她邀请了800个测试者,告诉这些人他们要依据顾问的建议,来做某些投资决策。有一拨测试者被告知,这些建议是真人投资顾问提供给他们的,而另一拨测试者被告知,这些建议一自动化的算法提供给他们的。然后教授让测试者评估一下,他们对于顾问给的投资建议,有多大信心。 结果实验发现,人们对于算法顾问给的建议,比对于真人顾问给的建议,更有信心。也就是说,人们认为算法的判断比人的判断更准确。 做完这一轮测试之后,这位教授又跟测试者说:很不幸,这些投资建议的结果最后都不怎样,都没赚钱。现在,你们要不要重新评估一下这些投资顾问?你还会接着用他们吗?结果发现,测试者对于算法顾问的信心仍然比对真人顾问的信心要高。 这个结果,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意外啊。因为我们都知道,投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需要理性分析的事。人会受到情绪和主观意愿的影响,但是算法是客观的,是理性的。所以算法做出的决策,很多人天然会觉得更公正、更精准。 但是,这种认知恰恰是一个误区。算法也是人设计的。在设计的时候,会把我们人自己的偏见注入到算法里面。 你可能在得到很多老师的文章里,都看到过算法偏见的问题:比如那些用来预测个人犯罪行为的模型,会对少数族裔有偏见,因为用来训练算法的数据本身,就是有文化偏见的。 再比如说,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一个黑人常用的人名,这之后谷歌就会有更高概率,给你推送刑满释放人员需要的服务广告,这其实就是种族歧视渗入算法的例子。 不过这篇文章的价值,还不在于它指出这个误区。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通过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已经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觉当中进入了一种算法崇拜,把算法当成一种权威来看待。 哈佛大学在2018年对这个现象,做过一个专门的研究。在研究里,他们让1200多名参与测试的人,对未来进行预测。有的是要预测某些商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的是要预测百强单曲的排名,有的要预测政治事件,还有的要做在线媒人。 在测试者做了预测之后,实验设计了一个特殊环节:他们告诉被测试人,我这有一个其他人关于预测的建议,你要不要参考?你可以考虑参考建议,修改你的预测。有的人收到的建议号称是来自于真人;有的人收到的建议,则是来自于算法。结果发现,同一条建议,如果实验者说是来自于算法而不是来自于人,那么这条建议会更有可能被采纳。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所有的预测领域里,不管预测的是商业世界,还是百强单曲,抑或是在线媒人。 从这个实验里我们可以看到,算法崇拜不仅是在投资这个领域存在,它其实是一个在逐渐泛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在生活里其实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出门打车的时候,很多人不都是更相信高德地图生成的路线,而不相信司机师傅的判断吗? 那你可能会好奇,这样的趋势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指出,算法崇拜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可能会丢失看问题的多元视角。 打个比方来说吧,平时你要是做投资决策,可能会听好几个投资顾问的决定,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你心意的,或者综合这些人的意见做一个决策。但是如果给你投资建议的是一个权威,像巴菲特一样的人,你觉得他肯定不会错,那么你还会去寻求别人的建议吗?可能就不会了。 如果我们把算法看成是一种比人更客观、更可靠的权威,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此之外,人们也可能变得更不爱冒险:如果有算法这样的权威在时时提供正确答案,那么还有什么冒险的必要呢? 这样的困局怎么破呢?毕竟,算法的准确性会持续提升,似乎算法成为权威这件事是大势所趋。 说到这,我就想来跟你说说下一个材料了。这个材料是我前段时间关注的一场,发生在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论战。 这场论战的主角,是《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和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在论战里,有一个他们激烈争论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成为决策的主体。 当时,赫拉利提出一个假想。他说,按照人工智能现在发展的趋势,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到那个时候,人是不是就要把所有的决策权,都让渡出来呢?你在哪工作、能学什么专业,甚至是跟谁约会结婚——这样的决定,由最了解你的那一方来做,是不是最好呢?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算法完美地了解我们自己才去做决定。我们只需要算法,比我们自己了解自己多一点点,就能做这件事了。这么一来,算法在未来社会,不就成了掌控决策权的老大哥么?而且,谁掌控了这样的算法,谁就有了控制整个社会的工具。赫拉利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 这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很多哲学家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但是我推荐这场论战的原因,是李飞飞的回答。你可能知道,李飞飞是人工智能领域炙手可热的计算机科学家,在斯坦福任教的同时,还给谷歌的人工智能发展做顾问。 李飞飞说,当我们考虑这些哲学层面的问题时候,好像整个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两个群体:一个是强大无比的人工智能,另一个就是创造了这些强大人工智能的一小撮人。 但是真实的社会远比这个要复杂,这里面有跨国的合作,有法律政策,有道德条款等等,总之,除了算法以外,还有很多玩家和规则。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玩家和规则的存在,那过去不是有很多的技术发明都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么?枪支、原子弹、生物科技等等。就连我们最基础的技术发明,火,那不也是既能生火做饭,也能引发火灾么? 所以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它在什么条件下被使用。这就需要社会里的各个玩家和规则发挥作用了。不能把算法的运行空间想象成一个真空,能毫不受限地向各个领域延展触角。 这个讨论,其实对算法崇拜这个问题非常有启发。算法崇拜的解决方案其实不在算法本身,而在于规则的制定和共识的形成。《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提供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第一,无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还是法律的制定者,或者是媒体,都应该不断地提醒人们:即使用算法做决策,也要寻求第三方视角,不管这个视角是来自于人,还是来自于其他算法。 第二,如果涉及到人们的重大利益,比如说像是投资回报、健康这样的问题,那么算法的发明者也应该主动公布,算法里面是否可能有偏见,或者是公布算法的一些基本假设。这就好比说,一家药品公司要在说明书上公布,药品可能会有哪些副作用一样。规则的制定者,要主动引导人们用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算法。 好,总结一下。在今天我跟你分享了一个正处在萌芽中的现象,算法崇拜。 其实现在,依靠算法、人工智能做决策,已经变成家常便饭了,对有些行业来说甚至成了必需品,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算法,反而显得不够专业,不够前沿。但是,今天的材料恰恰是提醒我们,有一个维度是我们不能摒弃的,就是人这个维度。你是相信算法猜你喜欢,还是相信一个你信赖的朋友或者导师,给你推荐一篇他们喜欢的文章?你是相信一个算法自动生成投资决策,还是相信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给你的专业建议呢? 人本身有偏好和局限,算法也是一样。一套真正有效的决策机制,一定是在机器和人的两个维度之间,找到了平衡和互补。

posted on 2019-06-18 08:44 网事如风 阅读(147)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技术生活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