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还没想好
翻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般都能看到以下之类的评价。《通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最主要著作。《通论》不仅被认为是 20 实际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时代的巨著,甚至可以和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而凯恩斯本人则因之跻身于世界思想巨人,如亚当·思密、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弗洛伊得等的行列。于是,《通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可惜它并不是为全世界所以关心经济学的人所写的。凯恩斯在书中这样写:本书主要是为我的同行经济学者而撰写的。所以注定了《通论》不能成为一般经济学读者所能触碰的“经典”,阅读它,需要具备当时西方经济学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另外,《通论》阅读上的困难还体现在,因为经济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今天经济学知识不但和过去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第三个原因,凯恩斯这本书的写作态度相当随意,章节安排和论述都比较松散,整本书的体系和连贯性做的很差。就连诺贝尔奖金得主,萨缪尔森也曾经承认他在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看不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通论》的主体思想还是很明确的,这也就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直观,概括的看法和印象。
《通论》中说:把社会总产量的需求价格和其供给价格假设为相等的说法可以被当作为古典理论的“平行线公里”。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其他各点便会随之而来——私人和国家从事节俭为社会带来的利益、看待利息率的传统的态度、古典学派的失业论、货币数量论、自由放任在对外贸易上必然会带来的利益,如此等等。对于所有这一切,我们将要提出疑问。从以上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消息。第一,凯恩斯并不支持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集中矛盾是萨伊定律,将在下面详细论述);第二,凯恩斯之所以要把这本书起名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因为他要和传统西方经济争论所涉及的领域在于就业论、利息论和货币论。第三,之前亚当·思密的经济学分析单元有两个:国家和个人;萨伊等人以后,经济学的分析单元由两个变成了一个:个人。中经编辑效用学派的的加固和提升,个人作为经济学分析单元的传统被确立下来。而凯恩斯在自己的经济学中把分析单元重新定义回国家。这也从一定意义上为之后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不过这是题外话。
像前面说的一样,想要了解本书作者的理论,就必须对传统西方经济学有一定了解,在这里集中是指萨伊定律。什么是萨伊定律?用西方学者最简单的说明是: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用萨伊自己的话来说:“单单是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的产品开辟了销路。”他的意思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目的(除了自己使用的部分外),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便得到他自己需要的东西,正像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拿到集市来交换日用品那样。当然,萨伊知道,粮食和日用品往往并不是直接交换的,而是通过货币来进行的,即:农民先把粮食换成钱,再用钱来购买日用品。然而,按照萨伊的说法,这一点并不会造成问题,因为,“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萨伊用这种事例来表明: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存在着一种相应的需求;换言之,粮食的供给会创造出相应于自己的对日用品的需求。因此,按照萨伊的把这一势力普遍化的说法,社会上一切的产品内都能被卖掉,从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不仅如此,据说由于每个生产者都想享用品种最多和数量最大的各种物品,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尽量制造最大的产品和别人交换。这就是说,社会不但没有生产过剩的现象,而且还能使生产达到最高的水平,即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单就萨伊定律描述本身,很容易能看出萨伊定律所描述的现象只能存在于一个物物交换的社会,根本和现代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无关。但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家们,正是在这么一个看似荒唐的理论之上,通过对于它所涉及的就业论、利息论和货币理论进行不断的解释和补充,让人们信服。
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上段文字中萨伊有这样一段话: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也就是说,萨伊忽略了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仅仅把货币当作交换中的一种载体,而不是参与对象,从而在根本上忽略了货币在交易和市场中的地位。一直以来,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者也只是把国家的货币政策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措施来调节国家经济。而凯恩斯在《通论》中的论述,让国家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解决市场经济的失业和萧条状态的对策。这让人容易联想到现在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减只能改变价格水平,而价格水平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无关。凯恩斯则认为,货币数量论在充分就业以前不会发生作用或仅仅发生轻微的作用,而在充分就业达到以后,它才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观点表明:当经济萧条和危机状态存在时,国家可以放心地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不必过分地担心通货膨胀的威胁。换句话说,国家可以通过向市场投放货币的方式,来避免或者说抑制通货膨胀。在我国,中央银行对利息率的调控就是利用这一理论的例子。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率,用以抑制通货膨胀;降低利息率以便摆脱萧条状态的威胁。另外, 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消除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已经执行了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取得了成效。这些,都是通过对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和经验的借鉴和吸收达成的。所以,尽管《通论》针对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但是它对于我们还是有研究价值。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可以初步知道,《通论》所谈的内容就是要推翻传统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就业的理论和凯恩斯对自己的理论的建立和解释,以及以此理论为基础如何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就业、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等问题。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些《通论》的具体内容。直接翻开《通论》第十八章:对《通论》理论框架的总结。到了这一章,凯恩斯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理论的建立,他在这章中对全部理论作了依次概略性的复述。
“被我们当作既定的是,现有的技能和劳动量、现有的设备和数量、现有的技术水平、竞争强烈的程度、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不同强度劳动的负效用、监督与组织活动的负效用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下面所列举的各个变量以外的决定国民收入分配的各种力量。这并不以为着,我们假设这些因素固定不变,而仅仅是说,在我们所涉及的范围内,我们不考虑、也不探求它们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我们的自变量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或表)以及利息率。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些变量还可以加以进一步分析。”
“我们的因变量为:就业量和国民收入。”
用一个表来总结这段话:
¥#%·#¥%¥#……!#¥……!¥%
452345·#¥……¥#……¥#%4%¥#5
4352¥……¥#·……¥%#¥%¥#%¥#%
从上面这个表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就业量)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表最右方的六个变量。这六个变量,也就是凯恩斯在前面十七章用以说明他自己理论的各个细节所在,知道了这一点,也就掌握了整本书了脉络。前面五点,是凯恩斯对旧理论的驳斥和对自己理论的建立的具体说明所在。但是,他认为,这五点都是由个人的自由经营的行为所决定的,国家无法,也不能加以控制。只有货币数量,能由国家所管理。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数量并由此而降低利息率,使低于资本边际效率。这样,投资量便能够得以扩大到能弥补就业条件下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即储蓄),从而使资本主义到达充分就业的水平。他想要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萧条和危机问题的想法,也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社会经济中的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没有自变量只有因变量。短期内无非看谁的变动幅度的大小,但这不足以定义自变量。例如,资本边际效率往往受到竞争与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但凯恩斯本人也意识到自变量的不存在,正如凯恩斯本人反对人们应用数学来解释经济学问题中提到,数学方法的不精确性正和他们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一样,无法解释世界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的性质。
在这里,我不准备再讨论其中各个细节是通过什么方法建立理论的,也不想考察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社会中运作的,因为那是经济学家和市场的事。接下来,我想就着凯恩斯提到的经济学中的数学问题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发展也和其他学科一样,伴随着数学的引入而不断的趋于严谨和完善。但是,也就是由于这种逻辑上的严密。导致了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却是经过了严密的推倒和论证的。于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基础问题的考虑和研究。经过复杂推导,满是数学公式建立起来的庞大的经济学理论却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这看似是荒谬的,但是却是现实的。说到底,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科学,至始至终都无法脱离对社会的分析和研究,即对人判断,可想而知,要是完全通过推导而了解人的行为,是不准确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很多人鼓吹纯理论至上观点的今天,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冷静下来,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通过对凯恩斯生平的了解,知道他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他不是躲在象牙塔中专心致志于纯理论研究的人物。当时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长期均衡。但是对于这种长期状态的追求,凯恩斯认为意义不大。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去。”意思是说,既然到了那时,人们都会死掉,那么,经济事物的长期均衡状态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
是的,如果一条航船遇到了惊风骇浪,而在此时,人们不去寻找避免倾覆的办法,却在那里叫喊,在长期中,大海终于会风平浪静的,那么,你对这些人有何看法?这也算是阅读《通论》的一些额外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