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产经联的大财团一般是不显山露水的。电视广告上从没有他们的身影。但由于我是做工程的,所有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产品,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形式变了。
比如,你把彩电、冰箱、洗衣机,甚至汽车拆了。涉及到的基本材料、部件和元器件等,品种是很有限的,都是来源于有限的几个财团。如三菱重工,住友化学,三井物产等。日本的大银行也是它们办的,如三菱银行,住友银行,三井银行等。
我们所熟知的几个日本品牌,如东芝,SONY,松下等,其实都隶属于这些财团。他们实际只是装配工的角色,把那些资材(日本的名称)买来,装配成各种消费品。中国的那些家电大手其实也是装配工的角色,资材很多也来自日本。
由于我是做工程的,现在就象明镜一样。做工程时,要买许多资材去组合。但我的拿货价与竞争对手的拿货价就是不同,可能差好几倍。说市场经济了,价值规律,等价交换,根本没有。而是能提供这些资材的大财团在操纵。大财团要你死就死,要你活就活。记得我原来在国内时,与台湾的企业竞争,但所用的资材却都是日本提供的,但他们的拿货价比我少很多,你要我如何与台湾企业竞争。
日本研究中国的外贸,会把各品目细分出来,那些是资材,那些是成品或其它。现在的趋势是,日本把资材运来,在中国组装,然后又销回日本。中国只是刷了个盘子。日本国内出售的商品大多是中国产的,但基本资材却是日本的。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在刷盘子创造GDP,日本吃喝玩乐创造GDP。
但问题是会刷盘子的很多,很多人抢着刷。如是冷战,它可以请别人刷,如是热战,就好瞧了。那么从国家的层次来说,文革时的中国是先进国家,是博士水准,虽然比较穷,现在则向刷盘子的看齐了,虽然比博士有钱。
现在仔细品位毛泽东的政策,战略构思很清楚。就是不能刷盘子,刷盘子只能带来暂时生活改善,会消磨掉民族的斗志,是对民族犯罪。暂时苦一点又如何,大家吃穿用的不都有吗,只是数量和质量不足。等中国的经济永动机运转起来了,民族也就起飞了,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
先进民族的标准就一个,有不有经济永动机---产经联,跟GDP毫无关系。只要产经联牛,要谁生则生,要谁死就死。4小龙全是刷盘子的角色,问题是别人有意扶持它们,如何竞争?GDP总量和增长率几何是毫无意义的垃圾指标,刷盘子挣来的钱没有落实到民族的产经联上,就不是资本积累。想把产经联卖了去换GDP得到暂时的生活改善,是对民族的犯罪。
为什么毛泽东喜欢读历史,而不读经济。我想他是细读了中国的经济史,也细读了日本的经济史,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中国前进的方向。我也是读经济历史,读着读着,在结合我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突然间觉得象明镜一样,能够用工程的方法计算出中国未来的行方。即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
如果中国的产经联彻底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那么中国就死路一条,时间大致就2020年以前,很多研究就就指向这时点。就这么混,也就不好不坏,但底层的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差,不管人均GDP几何。如果产经联重新抱成团,所有刷盘子的收入用于提升和改造产经联,准备后备人才,生活水准暂时下降,很多人没有工作。但不要紧,国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大家放假,利用这闲暇时间读读书,学学科学技术,或者干脆就游山玩水,只要不刷盘子就行。那么约20年的时间,中国就会飞起来。
我觉得日本人对经济的认识非常深刻。他们的工业革命开始了近百年,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理工科化了,人民的危机思想也根深蒂固,一场地震全完,所以能够相互配合,不计较暂时个人恩怨得失,服从整个民族的利益,所以他们能够在战后跌到后飞起来。即使现在出现一场大地震,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都销毁,只要产经联的人留下来了,20年后日本又是一条好汉。
但中国却不同,工业革命才开始20多年,知识分子还是农耕时代的思想和思考方法,如经常挂在嘴边的良心良知等,但人的良心良知和积极性只在农业社会有效,因为可以早出晚归,多刷几个盘子和多刨几亩地,收成也不要被别人拿走了。但在工业社会,人的良心良知和积极性在钢铁面前是藐小的,无论如何也干不过生产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所以现代工业社会的制度设计都要服从民族的自动提款机---产经联进行设计,人只是从属和享受生活的,而不是刷盘子的。
人民的危机意识很差,总觉得中国地大物博,总想现在是不是应该刷盘子改善生活。也就是日本和中国走上不同的道路。
“产经联”其实是圈内的名称,我经常参加一些研讨会,会上经常就提“产学官”一体。它的大众名称应该是“经团连”,但这个“经团连”的名称和成员企业是不断变的,虽然实质内容没有变,也就是“产学官”综合体----“产经联”,有一本书叫《经团连和日本经济50年》。现在这个“经团连”的历史很短,刚和日经连合并不久。现在的会长奥田硕也是初代会长,也是丰田自动车的会长,被称为财界总理。“经团连”下面有很多分舵,其中有个类似于防卫厅的分舵,由三菱重工的会长出任。“经团连”伞下的分会很多,如日本钢铁同盟,日本自动车会等。
重工业、基干产业是日本学者经常混用的词汇。说说容易君及其它网友不容易理解。按照日本学者的分法重工业或基干产业由4大类组成,钢铁、机械、化学和电子。现在似乎应该加上软件的基干产业如OS、DB等,由于日本这方面弱,没有算上。
这20余年来中国的基干产业基本没有发展,甚至倒退,虽然钢铁产量增加不少。今天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中国基干产业腿软。比如汽车业,虽然近几年产量增加不少,但汽车用钢板普遍来自日本,汽车的发动机及各种零部件也普遍来自日本,汽车用到的各种塑料油漆很多也来自日本,汽车电子很多也来自日本,生产汽车用的各种工作机很多也来自日本。中国汽车为什么质次价高,根本原因与汽车业的组织管理没有多大关系,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行,而是由于基干产业腿软。
有些网友提到了应该发展芯片业。但芯片的生产线目前只有美日两国能够提供,中国受到的限制非常多,最新的生产线根本不卖,但4小龙就可以。生产芯片所需的基础原料,普遍来自住友化学,记得90年代初,住友化工厂爆炸,全球芯片价格暴涨。中国每年出口DVD不少,但芯片大多来自日本,赚点辛苦钱。
基干产业直接创造的GDP很少,且还是赔钱的,但却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