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红超
进了门之后,周鸿袆拿出一把枪,冲着我的肚子指着,大声的说不许动。他的小办公室很狭窄,再加上我弄不清这是一把真枪还是假枪,愣了一下,就真的没有动。周鸿袆得意的哈哈大笑,这笑声让我感觉很复杂。后来和周鸿袆的铁哥们、同在3721的王航谈起此事,王航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说,周鸿袆最近老爱搞这一类的事情。
以上一幕,发生在2001年。
周鸿袆那个时候,已经不把自己的名字写作“周鸿袆”,而是改成了输入更为方便的“周鸿一”,他的解释是很多人用拼音输入周鸿袆的时候不方便,为了这个袆字要查半天,不如改成简单的一字。
当然,现在有关YAHOO中国和3721的稿子中间,周鸿袆的袆字又变成了标准的写法,可能是输入法进步了,挑字不象过去那么麻烦了吧。
很多人说周鸿袆是一个多变的人,我也这么认为,理由倒不是基于“袆一之变”,而是和周鸿袆打交道将近十年的经历。
第一次见到周鸿袆的时候是1994年,当时我在郑州军工民品科研所工作,与王磊--不是那个叫炳叔的王磊,也不是出现在木子美故事中的王磊,而是我现在的同事,被称为国内著名反病毒专家的江民公司总工程师王磊――一起做一个叫做即时通的翻译软件。
周鸿袆那个时候还在西安上学,我记得我们见面的初衷是他和王航一起到我们那里换软件,他们拿了DOS下的一大堆游戏软件,用1.2M的5寸盘拷来,和我们交换工具软件。那一天彼此在对方搜集的软件清单中淘来淘去,都显出如获至宝的样子,几个人就这样认识了。
在我的印象中间,周鸿袆和王航都是正在上学的学生,也就没有往里深问,比如周鸿袆是干吗的,有什么能力之类的。直到2003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周鸿袆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在做杀毒产品,甚至还在经济上小有斩获。
当时我对周鸿袆的印象很模糊,倒是对王航印象深刻。1994年的那个夏天,我到王航家里去过好几趟,直到大家互相之间的软件交换得差不多了,交往才少了一些。后来,王航毕业了,去了河南先博多媒体公司做营销,双方做的事情不同,打交道就更少了一些,再后,王航去了中美史克,我们也就基本断了联系。直到1999年,才算重新搭上线。
1997年前后,我从雷军嘴里,再次听到了周鸿袆的名字。雷军问我是不是和一个叫周鸿袆的人认识,我说知道他,雷军说,那个周鸿袆现在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程序员,在方正工作,混得还比较像样。
我第一次对周鸿祎有较为全面的间接认识,是通过他的作品飞扬电子邮件,那是一个设计精美、非常讲究人性化的软件产品。软件还可以做成这样――这是我当时的感慨。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变数。如果周鸿祎不离开方正,坚持把飞扬电子邮件做下去,也许今天飞扬电子邮件会是人们用得最多的邮件工具。在方正的周鸿祎,曾经有一句被别人认为狂妄的名言,就是“如果说方正只有一个高级程序员,那就是我”。最好的程序员周鸿祎在方正一直“混”到了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最终还是离开了方正,选择了自己创业的道路。离开的原因,据说是方正不支持周鸿祎把这个“小东西”做下去。
对于周鸿祎来说,离开方正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异数,验证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句古训。如果他不离开方正,也许可以把方正飞扬电子邮件做下去,但恐怕今天就没有让对手感觉复杂的3721,更没有机会在Yahoo中国这个平台上,领导中国的互联网潮流了。所以,离开方正,算是周鸿祎十年变变变的关键一步了。
1999年,周鸿祎注册了一家名为“国风因特”的公司,开始做中文网址,而我也已经在北京开始和晶合公司合作做一家名为“晶合洪涛”的软件公司。两个人的办公地点都在人民大学附近――我在小南庄,他在三义庙,彼此自然也就多了来往的机会。
三义庙时期的周鸿祎,对于中文网址的定位是“自然语言上网”,也许是出于保守商业机密,尽管我们大家常来常往,他并没有告诉我他的商业计划。在我眼里,周鸿祎已经完全变成了自由软件主义者,除了做中文网址以外,他还做了黄金猫眼等几个共享软件,他热衷于看到自己的软件有许多人使用,但这种免费软件将来的商业前途在哪里却让人担心。
我曾经到周鸿祎在三义庙的办公室去参观,那个地方在三义庙人行过街天桥的北面,并不是很好找。不过,那次我见到了久违的王航,他受周鸿祎的邀请,再次和他的铁哥们走到了一起。那时和周鸿祎在一起工作的,有许多是周鸿祎的老朋友,比如他在方正的同事。
在这期间,周鸿祎曾经邀请我加盟他的国风因特公司,而当时我忙于做翻译软件,并且象他一样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也就没有在意他的邀请。还好,周鸿祎倒也没有因为遭到我的拒绝而从此减少与我的交往。
周鸿祎在三义庙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要离开三义庙,我感到吃惊,问他为什么,他用有些神秘的表情说,“中关村现在不是最有钱的地方,朝阳区那一代有很多投资商,大家现在都在往互联网投资,那感觉跟从天上往下掉钱差不多,我不能呆在这里了,我要搬到朝阳区去,到离钱近一些的地方”。
周鸿祎果然搬走了,后来我听说,他拿到了IDG给中文网址的投资。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4月之间的互联网投资,简直热得烫手,而传统软件企业却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当时热衷于做永久汉化软件,对于互联网投资之与软件业的意义浑然不觉。
周鸿祎当时在形容互联网投资对于传统软件行业的意义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至今我都没有忘记,“你以为你在做一个长远的事业?你精心的构思了一个地基,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漂亮的别墅,但突然你的对手得到了投资,他把你所在的地方、你的地基和你建立了半截的别墅,用推土机推了个精光,你的一切梦想都破灭了,因为他要在这里盖一片高楼。”
有了第一笔风险投资,周鸿祎开始改造他的中文网址,装修新的办公室、招兵买马,就连当时网易的副总裁黄志敏也到了他的旗下负责市场。“不管3721,中文上网真容易”这个广告词,开始在网上大量出现,随之,越来越多电脑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红白相间或者蓝白相间的“中文网址”标志。
王航在这个时候是3721的BD总监。BD这个词,在中国的大量应用应该就是2000年这个时期,记得我曾经问王航,“BD”是什么意思,王航说,“按说BD是专司市场拓展的,主要是和别人进行商务合作,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笨蛋的缩写”,我开玩笑说,“那你和其他公司的BD谈事情,算是两拨笨蛋谈合作了”,他说,“不错,就看最终的结果证明谁更笨蛋了”。那个时期,是我认识王航以后,他幽默感最盛的时期,他的即时通讯工具上面的昵称是“兽医”,个人介绍写着,“有病了记得来找我”。
作为BD总监的王航,在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向人们解释,中文网址不是一种简单的软件,而是一种产品和服务,让人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上网。他的工作是让品牌电脑免费预装中文网址软件,让下载网站提供中文网址软件的下载……
和世纪之交的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周鸿祎的公司采用的做法是,花钱推广不用用户掏钱的服务。仅仅一个中文网址免费服务似乎不能让周鸿祎感到满足,当时他还推出了“网络书签”、“网络名片”等一堆同样性质的工具软件,这些软件和中文网址一样,都是基于互联网提供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网络服务。
中国互联网在2000年第一季度几乎进入了疯狂状态,IT业人士在说到自己的办公地点时,说自己在中关村就显得不好意思,而国贸和嘉里中心几乎成了IT新一代的代名词。
奇怪的是,周鸿祎的公司当时并没有搬到国贸或者嘉里中心去,也许是因为公司小没有被国贸或嘉里中心接受,也许是周鸿祎或者IDG固有的成本观决定了要选择更便宜的所在,3721选择的办公地点不在那两座象征互联网中心的大楼,而是附近的和乔大厦。
算是机缘巧合,3721没有入住国贸或者嘉里中心,免去了一场后来许多“互联网巨头”都没有躲过的搬家尴尬:2000年4月互联网投资突然冰封的大劫数,让许多互联网公司瞬间“遇难”,周鸿祎的3721也不可避免的收缩了战线。
2000年4月发生的事情,对于任何对互联网充满了梦想的商业人士来说,就象是遇到了一场火车脱轨事件:从周五到周一,原本疯狂的投资商突然把脸一变,连再见都没有说,就没有了踪影,一拨拨等待投资的互联网创业者突然之间就成了无人照看的迷失者。尽管还有外围一些投资商将信将疑的摸着钱袋犹豫着,但热潮瞬间退去的迹象却准确无误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除了周鸿祎聪明而又美丽的夫人,没有人知道周鸿祎在这段时间的思想转变。和IDG开会商量对策应该是常事,据传,那段时间的周鸿祎特别繁忙,说“据传”,是因为我在那段时间已经忙完了永久汉化,又开始忙于和刘韧、小林折腾DoNews.com开张,几乎没有和周鸿祎打什么交道。
2004年的夏季,是网络界内各种传言最盛、人心不稳的时候,许多人期望能够通过一个特定的场所获取更多的消息和与外部进行交流。DoNews.com创立之初的定位是典型的圈子网站,IT这个圈子里的许多新鲜事情都在这里浮出水面,可谓生逢其时,北京忙里偷闲的许多网络人,把DoNews窗外世界的渠道,这么多人中间,周鸿祎是其中一个。
和刘韧、小林一起折腾DoNews.com之前,我和晶合公司合办的晶合洪涛公司已经打算卖给别人,我接受晶合公司总经理张友利的邀请,担任晶合公司的副总经理,而折腾DoNews.COM耗去了许多经历,使得我也不好意思再挂着副总经理的名义,就干脆转任晶合公司顾问这个虚职,谁知道这一“顾问”,竟然几乎以顾问为生,其中,担任3721的顾问,是我的“顾问”生涯中最短暂也最关键的一段。
说起来,以顾问的方式获取收益,算是刘韧极力支持的。在担任3721的顾问之前,刘韧还专门介绍我担任另外一个公关公司的顾问,用刘韧的说法是,“要有稳定的收入,才能稳定的做DoNews”。基于这种思想,我在2000年到2001年一口气担任四五个公司的顾问,在同行的眼里,几乎成了一个顾问专业户。
不过,后来也还是刘韧,给我讲了那个著名的关于顾问的笑话,让我下决心结束“顾问”生涯――我有时间会写“面条往事之刘韧、小林”,专门说说刘韧说的那个笑话。
是否是刘韧向周鸿祎推荐我去3721担任顾问,我不得而知,也没有向两个人求证过,不过,当周鸿祎打电话给我,希望我担任3721的顾问,为3721提供产品策划和宣传策划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正如,两个月后,3721的新任CEO周宗文委婉的要求我“为周鸿祎”而离开的时候,我一样毫不犹豫。
来自: DoNews.COM